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1-2月衡阳经济有序运行 
发布时间:2020-03-24 15:16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量:
字体: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多数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回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形势,精准施策,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市经济的有序运行。

一、1-2月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增长趋缓,优势行业生产平稳。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0.3%,较去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1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2%;股份制企业增长0.3%。分企业类型看,高技术工业增长0.4%,高加工度工业下降4.1%,装备制造业下降4.1%。虽然工业增长总体趋缓,但优势行业生产平稳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5%,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4.5%。

(二)投资增速下降,工业技改、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7%,较去年同期回落27.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下降24.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4%,制造业投资下降17.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1%。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1.2%、32.1%、0.4%。在整体投资下降的情况下,高工业技改和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增长。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8%。

(三)市场销售减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68亿元,下降13.7%,较去年同期回落23.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镇市场下降13.8%;农村市场下降13.0%。分商品类别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2.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9.7%、汽车类销售下降11.4%。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5.6%和4.4%;通讯器材类增长14.1%,其中智能手机增长45.0%。全市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41.5%,较上年同期提高18.6个百分点。

(四)财政金融较为平稳。财税质量稳步向好,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45亿元,下降3.9%。地方税占比为60.9%,较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12亿元,增长8.1%。金融稳健运行,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33.26亿元,增长6.3%,其中住户存款2985.68亿元,增长9.2%;本外币贷款余额2588.98亿元,增长15.1%。

(五)外贸增速放缓全市进出口总额32.28亿元,下降12.7%,较去年同期回落27.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0.48亿元,增长4.3%,较去年同期回落14.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1亿美元,增长25.8%,较去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尽管全市企业开工复产进程明显加快,生产加快恢复,但是下阶段工业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天数明显少于上年同期,同时复工复产企业受各种因素制约,生产水平尚未恢复正常。由于交通物流受阻和原材料供应不足,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和订单有所下降,疫情对工业的影响难以在短期消化,有一定的持续性,后期增长压力较大。

(二)投资受到明显冲击。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有所推迟。1-2月,全市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下降26.8%,民间投资下降24.4%。往年春节是房产销售最旺季节,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几乎无“旺季”可言。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0.2%、6.9%。

(三)销售市场受冲击较大。受疫情影响,全市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受到明显冲击,旅游住宿等相关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1-2月,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餐费收入下降45.2%,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37.9%。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和金银珠宝等消费弹性较大的可选消费受冲击较大,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5.8%、化妆品类下降41.7%。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多国发生,衡阳也存在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因此,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外防输入”,织密扎牢防控闭环,确保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形势不发生逆转;同时,要继续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步入正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二)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互联网+流通”新兴业态发展,鼓励各大商超建立自主网络消费平台、APP和客户端等渠道。支持电商平台与物流配送企业开展“无接触服务”,引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自建网络零售平台,支持传统零售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电商应用发展,推动商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激活城乡消费市场。

(三)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稳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资跑项,稳定房地产市场,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新增投资入库。要形成工作联动,及时掌握项目施工进度,做好项目跟踪,确保项目应统尽统;要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政策的研究和落实,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积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四)加快培育“四上”企业。要主动对接联系“准四上”培育企业,抓好政策宣讲解读,帮助企业制定好复工生产和疫情防控方案,全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明确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加强“个转企”、“下转上”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四上”企业有效新增,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保证。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