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办件标题   壮大衡阳本土果蔬业发展规模  
信件内容  

现在衡阳天气逐渐变冷,本地所产果蔬还是太少了,被外来果蔬占有了很大比例的市场,希望衡阳市农业农村局与衡阳市发改委、衡阳市商务局、衡阳市财政局共同出台政策支持衡阳本地土果蔬业规模发展,以提高本地果蔬流向衡阳人民餐桌的比例,也能让更多衡阳果蔬通过抢占外地外国市场而打响衡阳品牌,衡阳人不仅要吃衡阳果蔬,还要让更多外市外国人吃衡阳果蔬,这个目标要实现,要实干,要实在。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加油!

 
办件编号   2023111685227 处理状态   已处理  
提交时间   2023年11月16日  
答复单位   衡阳市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3年11月22日  
答复内容  

尊敬的网民朋友:

您好,您的来信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2022年全市蔬菜总面积101.59万亩,蔬菜及食用菌面积(不含瓜果类)82.42万亩;2022年衡阳市常住人口657.74万,人均菜地保有面积在4厘左右;2022年全市蔬菜总产量225.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不含瓜果类)182.46万吨。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市本级政策支持。2012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衡政发〔2012〕40号),将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市本级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蔬菜基地老旧设施提质改造、绿色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等方面建设,持续增强我市蔬菜生产能力。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衡阳市蔬菜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将城区蔬菜生产纳入保险范围,健全了蔬菜种植防灾减灾保障平台,提高了蔬菜生产抗风险能力。二是品牌建设有新发展。目前全市已有28家蔬菜企业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基地面积5.41万亩,主要品种为辣椒、萝卜、无渣生姜、羊肚菌、冬瓜、白菜等;全市获得“湘江源”蔬菜品牌授权企业29家;获得“湖南辣椒”公用品牌授权1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4个。三是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2021年底,市蔬菜行业协会挂牌运行,搭建了蔬菜生产经营市场主体之间合作交流、产销对接服务平台。2023年11月20日,蔬菜协会西园蔬菜集散中心正式运营,通过统一冷链物流体系运输、集中检测销售方式,可大幅降低中间成本促进特色农产品向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提高全域农产品品质和食品质量,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加强对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例行监测,根据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年情况通报,2022年省级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9%;年度食用农产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3%。我市蔬菜产品综合合格率位于全省前列。

我局在蔬菜产业发展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深加工能力的大型企业,特色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种和质量不能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产业发展水平与农业资源大市的地位不匹配。受气候、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市蔬菜种植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本远高于山东、云南、海南等蔬菜生产地区,大众菜没有价格优势。加上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约了本地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型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建设还相对薄弱,对生产基地带动作用不强。

下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为抓手,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设施蔬菜建设,大力发展“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生产,延长本地蔬菜供应时间,提升经济价值,促进全是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