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助栏目 >  答卷2021·“湘”当给力 >  乡村振兴 > 

1-10月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来源: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1-11-26


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11月)


一、保持政治定力,扛牢政治责任

我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紧迫意识和工作定力,抓脱贫攻坚的高度、精度和力度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今年以来,市委书记秦国文、市长朱健多次到各县市区进行专题调研,我市11次召开高规格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8月6日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调整了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乡村振兴局。11月10日召开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市区、行业部门考核方案和行业部门任务分解清单等系列文件。目前,县、乡两级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村一级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行业部门也相应成立了乡村振兴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做好政策优化调整,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全体市县党政领导都到联系点召开屋场恳谈会,通过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真正形成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行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5月10日前,市县两级扶贫办整建制转为乡村振兴局,乡镇配备了防贫监测站、村设置了防贫监测员。调优补强帮扶队伍对全市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共选派705支驻村工作队、1807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覆盖率达到100%,工作队人数全部达到规定要求。实施驻村帮扶和后盾单位"双考核、双问责"制度,下发了工作队管理办法和任务清单,共约谈21个单位、44人,推动驻村干部知责明责、履职尽责。把69个单位纳入联村帮扶后盾单位,各市派联村帮扶工作队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为帮扶村解决实际问题246个。动员64家民营企业、商会协会参与"村企共建"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凝聚了社会帮扶合力。

三是优先保障投入今年市县两级财政做到在去年的基础上只增不减,总计投入5.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共计39.02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4943万元,目前衔接资金财政支出进度为79.73%。

二、树牢底线意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我们聚焦主责主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善顶层设计。市、县两级均制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监测标准、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和针对性帮扶措施如耒阳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监测帮扶机制的做法获《湖南乡村振兴简报》2021年第6期推介。深入问题排查。我市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各级各部门监测人员全部轮训一遍5月初开展了集中监测帮扶和问题排查整改行动,9月中旬创新开展了"大排查大巩固大提升"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三落实",重点巩固"3+1"保障、乡村建设成果,重点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居民增收能力。共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2999户6278人,真正做到应纳尽纳。强化精准帮扶。优先选择有帮扶能力、责任心强的领导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要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实现帮扶联系"100%到位"、帮扶措施"100%落实"、原因和措施"100%一致"。严格按照消除程序和标准,已消除风险4086户10320人,确保退出一户稳定一户。

二是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及时做好帮扶政策的优化调整。巩固义务教育保障成果。严格落实"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春季学期已发放10255人1538.42万元,实施"三帮一"劝返复学574人、"送教上门"1509人,落实春季学期义务教育资助110588人5925.63万元。巩固基本医疗保障成果。出台了健康帮扶、医保帮扶衔接政策实现困难群众全员参保,按照50%、100%标准分类实施医保资助参保资助60.7万人14532.16万元。完成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1.14万人,签约率和按季随访及时率均为100%。落实大病保险待遇10554人次2960.36万元医疗救助31212人次2081.97万元。如衡阳县采取"六双一"工作法确保贫困户和低收入户100%参保被国家医保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介。巩固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对全市所有监测对象逐户开展房屋安全鉴定,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87户,开工率、竣工率、信息录入率均达100%。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采用送水车送水、新挖水井和移动抽水泵抽水等形式,保障4078人干旱季节饮水问题完成409处饮水工程项目维修养护,受益人口161.83万人实现了全市所有脱贫户(含监测户)的饮水安全持续有保障。

三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疑似低收入对象实行"凡进必核",新增社会救助对象9470户16305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3944人实施临时救助5.42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182.3万元稳步提升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至602元/月、473.3元/月,城市、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到453.6元、272.3元,均超过省定指标。

四是持续补足易地搬迁群众发展后劲。持落实安置区"一区一方案、一户一项目"产业帮扶要求,全市累计配套建成帮扶车间92个,农牧业产业基地21个,商贸物流园区和冷链仓储基地1个,旅游产业发展项目7个,实现就业人数17435人,有就业意向搬迁群众就业率达99.1%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开展安置点、安置住房日常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累计解决房屋渗水漏水、下水道管道破裂渗水等问题17起,确保安置区各类基础设施正常运转,户籍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不动产登记全部办理并发放到搬迁户手中。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发展、可致富"

五是有效稳控乡村振兴各类风险。积极开展"返贫风险常监测急难愁盼有人帮"专题行动,共排查问题258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全面排查、妥善解决信访舆情风险,省交办涉贫涉乡村振兴信访件25,比去年同期下降88,已全部办结到位对各级扶贫资产全面核查,按类别、分年度进行了确权登记和管护。截至11月10日,全市形成扶贫项目资产共计38.56亿元,已分级确权38.04亿元录入系统37.99亿元新增贷款2555笔9688万元,全市小额信贷逾期率为0.55 %,真正做到应贷尽贷应收尽收

三、做好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我市强力打造"两黄两茶一花"等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将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作为全市14条重点产业链打造,建立"六个一"机制重点推进。我市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在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全国"一村一品"典型案例。今年新增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申报20家,实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预计突破600家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增长10%左右。我市探索开展了"五村联盟"试点示范,遴选衡阳县的梅花村、青里村、明翰村,衡山县的双全新村,衡东县的仙楠村与江苏省的四个村结成"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联盟",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治。

二是促进农村群众稳岗就业警惕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为抓手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580人、创业培训8120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4344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4.47万人既积极组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又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扶贫车间、以工代赈等方式,促进灵活就近就业。截至10月底,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12.5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82%,公益性岗位安置7376人。如祁东县发挥"微工厂"优势,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建成就业帮扶车间203个,吸纳已脱贫和边缘户劳动力2104人,预计年人均就业增收2万元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今年新(改)建户厕71608户、公厕93座,我市承办了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我市"首厕过关制"的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8座,完成50个村的污水整治工作创建省市县美丽乡村61个,比2020年三级联创数量提升69.4%。已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48公里安防工程832公里、危桥改造3座,促进乡镇寄宿制学校95所小规模学校21所提质改造,建设完成140个农村养老互助点我市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5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2个、示范村20个。共有105个乡镇、1480个村被评为国、省、市、县级文明乡镇、文明村,高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双60%的比例。积极探索推广乡村治理模式,总结推介的"屋场恳谈会"经验得到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95期重点推介。"衡阳县清花湾片区联动""衡南骄阳村乡村探索"等一批改革经验先后被《中国改革网》《湖南工作》《改革简报》刊发。石鼓区角山镇"村企联建"实践被省委改革办《改革调研专报》第13期专刊推介后,获得省委乌兰副书记批示。

四是用心用情做好对口工作。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审议印发了《2021年衡阳市对口帮扶永顺县乡村振兴工作方案》。7月份,市委书记秦国文亲自会见了永顺县党政代表团,并就对口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1月13日,朱健市长率市党政代表团到永顺县开展考察调研,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赴被帮扶方开展调研共计20余次目前,我市向永顺县财政援助资金1220万已全部拨付到位已选派3名挂职干部、20名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永顺县培训干部和专技人才234人,促进220名脱贫人口实现劳务输出或就近就业帮助永顺县销售农产品1500多万元,促成2家企业来永顺县考察、恰谈,初步达成投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