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问政  > 政风行风热线 
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江红做客《政风行风热线》
发布时间:2019-01-11 08:16      来源:衡阳晚报     浏览量:
字体:

  2018年11月30日上午,由衡阳市纪委监委主办、衡阳市广播电视台承办,衡阳人民广播电台和衡阳晚报执行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邀请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江红做客《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就“关注饮食用药安全”方面的话题和广大听众朋友进行在线交流。  

  如何避免购买不合格海鲜?

  李先生:我是农贸市场里的一名海鲜经营户,听说有些海鲜在养殖时添加了违禁的兽药。请问我在采购时怎么去避免购进这种违法不合格的海鲜?

  江红:《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销售者采购食用农产品,应当按照规定查验食用农产品的产地证明(比如当地村镇或者农业合作社的证明、“三品一标”证书)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还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保障?

  主持人:请问食药监局如何加强监管蔬菜、肉类的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如何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超市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呢?

  江红:2014年底,我市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类等食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划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接手以后,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有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现象,比如水产品的孔雀石绿、豆芽菜中的除草剂残留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加大了市场监督抽检和处罚的力度,先后对多个经销商进行了比较严厉的处罚,有的甚至追究了刑事责任。2018年,我市投入近千万用于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抽检5332个批次,合格率在98%以上(省政府的要求是96%)。

  在加强监管方面,2018年与农业部门联合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专项行动,即“护源”行动,以促进市场举办方把好市场准入关。另外,通过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超市对接,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等措施来提高食用农产品的质量,保证食用农产品的消费安全。下一步将提倡智能销售(消费者通过手机扫一扫食用农产品所带的二维码就知道所购买的食用农产品是哪个生产基地来的)和智能监管(监管人员通过终端就能知道超市当天所有的食用农产品的来源、质量和检测结果)。

  怎么查处“地沟油”“潲水油”?

  主持人:餐饮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据说,一些餐饮从业人员并未进行体检和相关培训,这让广大市民对就餐安全没有底。还有就是大伙谈之色变的“地沟油”“潲水油”,你们怎么查处?

  江红: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局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监管力量,从2014年开始我们对全市餐饮店实行了量化分级等级评定,每年进行动态和年度等级评定,对管理不达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单位进行降级和约谈,并督促其整改。

  培训餐饮从业人员是企业的责任,主要是企业内部培训,根据有关规定从业人员每年的教育培训不能少于40个课时。监管部门每年也会对食品安全员进行免费培训。对于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未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责令其参加体检或调离岗位。

  对于“地沟油”“潲水油”,一是餐饮单位要把好潲水处置关,每桶潲水处置必须建立明细台账。二是由有资质的企业统一集中处置。

  怎样保护好自身食品安全?

  主持人:平时在外就餐应注意什么?怎样来保护好自身食品安全?

  江红:一是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较高、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就餐。建议不要选择露天无证摊点就餐。二是要注意餐具卫生。就餐前要观察餐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通常经过清洗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洁、干、涩的特点,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渍、油污及食物残渣等。三是要提高维权意识。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就餐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与餐饮单位取得联系,同时应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12331。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病历卡、检验报告、剩余食品、吐泻物、排泄物等相关证据,避免因错过最佳调查时机和无证据而导致食物中毒认定困难。

  如何识别不合格的保健食品?

  主持人:如何防范自己买到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呢?

  江红: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消费者切勿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想法。此外,应到合法经营单位或药店购买,并保存好购货票据以便维权。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保健食品标识也就是蓝帽子,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如果没有,肯定不是保健食品。2.看保健功能。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减肥保健食品。3.对购买后存疑的保健食品,可以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也可以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咨询。

  购买保健食品怀疑上当受骗怎么维权?

  沙女士:在一些居民小区里有人召集老年人听健康讲座,实际上是兜售保健食品。工作人员宣讲这些保健食品疗效是多么神奇,吸引了很多老年人花大笔资金购买。请问你们对这类问题有查处吗?

  江红: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销售,严重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打击遏制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从2017年以来,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护老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工商、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联合行动,共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5670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13份,查办案件78起,并移送公安刑事追责1起案件,驱散非法会议营销场所62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通过“护老行动”专项整治,约谈15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业主,停业整改5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没收保健类食品20余万元,要求8家高价销售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当场按原价退还产品款近10万元,向13家多次为保健食品经营提供会场的酒店宾馆下达了《禁止为非法经营保健食品企业提供场所通告书》。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整治力度,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主持人:为防止老年消费者掉进保健食品消费陷阱,有没有一些防范措施呢?购买保健食品怀疑上当受骗怎么维权? 可以拨打哪个投诉电话?

  江红:为防止老年消费者掉进保健食品消费陷阱,可以采取以下四个防范措施:

  一是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的作用;理性对待商家的保健食品促销活动,不要轻信保健食品夸大的宣传,对自己不了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不要轻易购买。二是通过正当渠道购买。要到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地的正规商店购买,并注意查看有无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应注意索要和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三是受到侵害要及时投诉举报。如果由于经营商家的原因而使老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要简单地自认倒霉,而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了向商家讨回公道,还可以拨打“12331”“12315”“12345”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热线进行投诉举报。四是一旦发现有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kJ标示成了KJ 是标签违法还是标签瑕疵?

  刘女士:江局长,我在超市买了一款预包装的巧克力,发现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的能量单位千焦的英文缩写kJ均标示成了大写字母KJ,请问这个属于标签违法行为还是标签瑕疵呢?

  江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25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您提到的问题属于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应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标签存在瑕疵的食品召回,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哪些举措?

  主持人:食品安全违规、违法行为常有发生,请问你们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有哪些举措?

  江红:在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上,我局一直秉承有案必查,有假必打的原则。2018年全市共查办食品药品案件1366余件,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29起。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12331”电话24小时开通受理老百姓的投诉举报。在衡阳日报开通了“食品药品稽查在行动”专栏。二是强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比如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护苗行动”、保健食品“护老行动”、网络“食品药品清网2018行动”等,并对白板肉、食品“黑作坊”等常年重点打击。三是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稽查打假力度。先后开展了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酒类的两个专项稽查,春秋两季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稽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打击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