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衡阳市博物馆研学教育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感知历史、热爱文物,6月8日上午,衡阳市博物馆20名志愿者来到六一小学开展"五进"系列研学、巡展暨志愿服务活动。
首先,衡阳市博物馆与雁峰区六一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双方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签约仪式结束后,衡阳市博物馆志愿服务者为六一小学的学生带来了系列巡展和研学活动。《虎虎生福》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以自然与人文为元素,展示了百余件虎文物、标本和艺术品的高清图片,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虎的知识盛宴。
学生围在志愿者老师身边,听着生动有趣的文物解说,直观感受着虎的多样形象,进一步认识了我国多姿多彩的虎文化。研学课上老师以"中华第一龙虎"开场,并将衡阳市博物馆国宝级藏品青铜牛觥等文物图片进行展示,配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课。在知识问答环节,大家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且有序。
为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实现寓教于乐,开展手工活动,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也维系着民族精神。博物馆通过展览展示、文创开发等途径把文物价值挖掘、呈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博物馆力量向外传递的渠道,也使学校的"实践教育"得到有效补充。未来,衡阳市博物馆仍将积极与学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博物馆优势,与学校形成有效互补,培养青少年德智体能全面发展。
(衡阳市博物馆 李美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