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信息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 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2020-06-19 14:24      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
字体: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8日通报,6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上海2例,陕西1例,甘肃1例),本土病例24例(北京21例,河北2例,天津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3人,重症病例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91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86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6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65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9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293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5496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22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境外输入2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11例(境外输入6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61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20例(出院1071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445例(出院434例,死亡7例)。

中国疾控中心:北京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病毒分离培养成功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6月11日、13日分别接到两批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新发地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并于第一时间接种到呼吸道类器官HAE细胞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6月15日,在呼吸道类器官和Vero细胞中均观察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核酸检测结果提示病毒在迅速大量扩增,证明病毒分离培养成功。目前病毒在持续传代与扩增中。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新发地病例的病毒分离培养成功,对于此次北京新冠疫情流行株的序列特点、复制特性、疫苗评价和药物筛选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优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通知要求,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疾控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导下,积极会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做好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管理、发热患者筛查和相关信息登记、报告以及处置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培训,指导基层制订和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基层对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应对能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在基层卫生防疫经费补助方面,通知明确,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4元,新增5元经费全部落实到乡村和城市社区,统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调研指导药品疫苗研发生产推动做好常态化防控基础工作

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组长、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联络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赴有关药品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调研,并召开相关部门、湖北省、武汉市及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做好常态化防控药品疫苗研发生产等基础工作。

联络组结合展板和实物了解药品疫苗研制、快速检测试剂研究和应用,并深入药品疫苗科研实验室、生产车间实地察看生产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详细了解新冠病毒药品疫苗的科研攻关及生产进展情况。

联络组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很重。但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药品疫苗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终战胜疫情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加快药品疫苗研发,努力为常态化防控做好周全准备。

联络组强调,各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药品疫苗研发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尽早实现药品疫苗规模化生产。国家相关部门、湖北省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研审联动,积极支持和服务企业的药品疫苗研发,推动药品疫苗早日上市,给群众定心丸,给复工复产提供压舱石,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民航、铁路部门对高风险人员实行购票限制

在18日上午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介绍:民航、铁路部门对全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感染者,以及5月30日以来进出新发地批发市场和与市场工作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购票限制。此外,对出京人员登机登车前进行体温检测、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6月16日24时前已购买进出京机票、火车票的旅客,可以免费办理改签、退票手续。

相关链接

湖南逛超市还要戴口罩吗?最新指南来了!

国家卫健委网站6月18日发布《关于印发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的通知》。修改后的防护指南,适用于低风险地区,从整体上对公众日常防护、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防护措施提出指导意见,按照不同场景、不同场所和不同人群调整了体温检测、戴口罩等具体防护措施。

据了解,自3月23日以来,湖南122个县市区全部为低风险地区,无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此次修改后的防护指南适用于湖南。

上班、逛超市等还要测体温吗?

修改后的防护指南明确,进入写字楼、办公场所的办公人员和服务人员无需体温检测;进入企业的来访人员和工作人员无需体温检测;进入居民小区也无需进行体温检测。

但是,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单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等要坚持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逛超市、下馆子、去健身……还需要测体温吗?

指南明确,进入商场、超市、餐厅(馆)、农集贸市场、银行、理发店、咖啡馆、酒吧和茶座、游泳场所、公园、旅游景点、图书馆等地,无需体温检测。

进入医疗机构、宾馆、影剧院、健身与运动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游艺厅和网吧(咖)、歌舞厅则需要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此外,会展中心入口处也需对工作人员、参展人员和观众进行体温检测。

在公共交通方面,进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机场、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都需进行体温检测,城市公共汽电车则无需测体温。

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戴口罩吗?

在写字楼、办公场所,办公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服务人员工作期间需佩戴口罩。

在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宾馆、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顾客随身备用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

在银行、餐厅(馆)、公园、旅游景点、咖啡馆、酒吧和茶座、健身运动场所,客户(顾客)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和保育员应佩戴口罩,儿童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

中小学校、大专院校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应佩戴口罩,学生、授课老师、教职员工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场所仍需佩戴口罩。

在理发店、影剧院、游艺厅和网吧(咖),工作人员和顾客都需佩戴口罩。

在医疗机构,就医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

在火车站、列车、客运站、客运车辆、船舶、机场、航班、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上,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口罩。

综合新华社、新华网、红网消息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