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收到新冠病例报告,已经过去6个月。半年时间,新冠病毒的阴影不仅没有散去,反而愈加肆虐。目前,全球累计病例数已超过1000万、累计死亡病例数已近50万。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对我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设施的一场考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6月29日表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在加速发展,未来数月所有国家将面临与病毒共存。
惊人数字的背后,让全世界更清晰地认识到这场疫情的规模和破坏力,也意味着人与新冠病毒或将进入反复拉锯的胶着阶段。目前全球疫情态势如何?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家有哪些?新冠肺炎疫情究竟何时能结束?我们来梳理一下疫情发展至今的这些关键问题。
1
目前全球疫情态势如何?
截至欧洲中部时间6月29日10时(北京时间29日16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78328例,达到10021401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153例,达到499913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30日6时43分,全球确诊病例达10256251例,死亡病例为504200例。目前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达2581539例,死亡病例为126089例。
世卫组织6月29日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数据确认,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1000万例,死亡病例累计接近50万例。世卫组织警告说,近期疫情又出现加速传播的趋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9日表示,未来数月所有国家将与病毒共存。
2
为何多国疫情出现反弹?
目前,一些新冠肺炎疫情渐趋缓和的国家已开始放松部分防控措施,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然而,复工复产的同时全球多地又出现疫情反弹,新的聚集性感染事件频发。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6月27日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全美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逾4.4万例,再次刷新单日新增病例数纪录。接连数日的高确诊数也重返4月初的疫情高峰时期水平。分析人士指出,仓促重启经济、忽视防护措施、疫情政治化等是美国疫情反弹的主要推手。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居特斯洛县一家肉联厂近日发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确诊感染人数超过1550人。该州23日宣布对肉联厂所在的居特斯洛县和与之相邻的瓦伦多夫县实施“封城”,约64万居民受到影响。德媒6月24日报道,德国又有两家肉类加工厂出现新冠聚集性疫情。
近一段时间以来,韩国首都圈地区也出现多起聚集性感染事件,相关场所涉及娱乐场所、物流仓库、保健品推销公司和养老院等地,导致疫情出现小幅反弹。
此外,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内一家夜店近期也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6月28日,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13例,创下解除紧急状态后的新高。
3
第二波疫情是否正在袭来?
一些国家出现新的聚集性感染事件,是不是意味着人们担心的第二波疫情正在袭来?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月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现在还没有对“第二波疫情”的准确定义,一些地方新发现的聚集性感染事件不一定就意味着第二波疫情,有可能只是第一波疫情中的又一个“高峰”。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强调,从某种程度上讲,为预防疫情出现反弹,所有国家都应做好成为“疫情震中”的准备。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人群仍然面临感染风险,所有国家都应提高警惕。
4
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会不会重演?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不少人和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疫情相提并论。
据欧洲媒体6月26日报道,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拉涅里·圭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迄今的表现与“西班牙大流感”疫情有相似之处,“‘西班牙大流感’疫情就曾在夏季呈下降趋势,但在9月和10月猛烈反扑”。
如果参照“西班牙大流感”疫情发展历程,确实需要警惕“第二波”,因其“杀伤力”更大。
5
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家有哪些?
迈克尔·瑞安在6月24日的疫情通报会上指出,美洲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美洲很多国家的(新冠)大流行仍未达到顶峰,这意味着未来几周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可能持续上升。”
目前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国家均在美洲——美国和巴西,前者已退出世卫组织,后者威胁退出世卫组织,两国疫情正在高速公路上“狂奔”。
在美国,随着多个州放宽防疫措施,疫情出现反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卫生部门当地时间6月27日通报单日新增44782例新冠确诊病例,这是美国连续第5天刷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纪录。此外,亚利桑那州、加州、南卡州等多个州,近日新冠住院患者激增。
巴西的疫情恶化速度直逼美国,是全球第二个确诊病例突破百万的国家,从6月23日至2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5日超过3.8万例。截至北京时间6月28日17时,巴西累计确诊病例已超131万例,死亡57070例。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6月25日的视频直播中直言,拥有超2亿人口的巴西,最终可能会有70%的人感染新冠。他自己也声称,此前可能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
6
新冠肺炎疫情究竟何时能终结?
美媒称,与过去发生过的所有疫情一样,这次的疫情终会结束。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曾预测了此次疫情4种可能的结束方式:传播被有效遏制、病毒或发生变异、研制出有效疫苗、变成季节性疾病。
纽约大学流行病学教授乔舒亚·爱泼斯坦认为,很难预测这种病毒未来将如何发展。但即使无法预测这种病毒未来的情况,人们也可以为此做好准备。
正如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所说,特别理解公众“希望疫情快一点结束”的期盼,但从防控角度看,或许人类真要作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精准防控既是现在、也是未来常态化防疫的策略。
相关新闻:
西班牙从去年3月废水中
检测出新冠病毒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近日宣布,该校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从去年3月采集的巴塞罗那废水样本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领导这项研究的巴塞罗那大学生物学教授阿尔韦特·博什6月29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传播了”,只是由于其感染症状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类似,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它的存在。
博什领导的小组此前曾与巴塞罗那两家废水处理厂合作,提取废水样本检测肠病毒。新冠疫情暴发后,作为西班牙新冠病毒“哨点监测项目”的一部分,他们转而对浓缩废水样本进行新冠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从中寻找新冠病毒的踪迹。
对这一研究的初衷,博什介绍说,新冠病毒在感染者粪便排泄物中含量高、存在时间长,会随着感染者粪便排泄物排入废水,因此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监测病毒传播的工具,并有助于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疫情。
研究人员还检测了一家废水处理厂的冷冻废水样本,结果在2020年1月15日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该时间点比西班牙本土通报首例确诊病例的时间早了41天。这一发现促使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更早存档的废水样本,并对2018年1月以来保存的样本进行了研究。
“其他样本都是阴性的,只有2019年3月12日的一个样本明显呈阳性。”博什说,病毒存在演变,虽然无法确认所检测到的病毒与当下传播的新冠病毒是否完全一致,但“它属于这种病毒(新冠病毒)”。
这项研究引起高度关注,它指向在全球报告首例新冠病例前,新冠病毒已在巴塞罗那传播的可能性。博什此前在巴塞罗那大学发布的公报中说,巴塞罗那是一个商业和旅游中心,接待了许多外地游客。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其他地区也可能发生了类似情况,但许多病例或因被误诊为流感而被忽视。
该研究结果已提交同行评审,但也同时招来不少科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实验使用的是单样本,这削弱了结果的可信度,并且无法进行重复测试来确认该结果。
博什对此回应说,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于样本不足。在冰柜中找到的样本是对其他病毒进行研究后剩下的,研究人员只能就这些剩下的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他承认,这也是为什么实验样本并未覆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所有月份,“并不是每个月都有(样本),有些月份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综合新华社消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