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信息 
数字人民币红包又来了!这次有啥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0-12-07 14:57      来源:新华社     浏览量:
字体:

  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又迎来新进展!继深圳市派发数字人民币红包后,苏州市将面向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采取“摇号抽签”形式发放,抽签报名通道于5日正式开启。这次数字人民币红包有啥不同?数字人民币又有啥新探索?苏州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再次引发大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好奇。

  红包10万个 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银行增至6家

  4日晚,苏州将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在朋友圈刷屏,其他城市的“小伙伴”直言羡慕。红包共计10万个,每个金额200元,这让不少苏州市民跃跃欲试。

  5日一大早,苏州市民顾先生就通过手机在“苏周到”App上进行了登记。“深圳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后,我就一直盼着同为试点城市的苏州赶紧推进,终于迎来了这天。”顾先生兴奋地说。

  与上次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派发类似,参与者也需网上报名、摇号抽签,中签者可下载、注册“数字人民币App”,领取红包,并在限期内在指定商户消费。

  记者了解到,此次预约登记12月5日0时开始,6日24时结束。11日参与者就能知道自己是否中签,“幸运儿”随即可以开启“买买买”的消费体验,直到27日24时,有效期内未使用的红包将被回收。

  不过,相较上次深圳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此次苏州的活动又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开立银行在工、农、中、建四大行基础上,又增加了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据介绍,这6家银行牵头的项目组已具备参与此次活动的条件,其他参研机构正在积极进行研发。

  如果没有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行的银行卡,可以参与此次预约活动吗?相关人士介绍,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发放到个人按照要求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可直接进行消费,无需绑定银行卡。

  覆盖近万家商户

  首次增加线上消费场景

  苏州发放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都能在哪儿用?记者了解到,与“双12苏州购物节”活动相结合,此次发放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可在苏州指定的近万家商户使用,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类别,覆盖全市各板块核心商圈及重点商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次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中签者可通过京东商城进行线上消费。

  京东方面介绍,中签者在购买京东商城自营商品时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另外,收货地址在苏州市相城区的市民还可选择京东商城自营商品货到付款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足不出户也可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此外,活动期间,京东便利店等线下门店也能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央行不会收取任何交易手续费,在提高支付系统效率的同时,可以极大降低交易成本。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繁花中心,是此次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支付的线下场景之一。“从上到下,准备就绪。”江苏哥伦布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旭东说,繁花中心是公司旗下的购物中心,中心入驻的200多家商户均已做好受理数字人民币交易准备,商户收银人员的培训和机具升级已由银行协助完成。

  “此次红包使用场景丰富,在苏州的核心商圈均有覆盖。”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发放,可以让苏州市民体验更加多样、便捷的支付服务,也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创新实践。

  无网支付将亮相

  部分人可体验离线钱包

  除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此次苏州还推出了离线钱包体验计划。“这意味着此次试点活动中,在无网环境下,客户可使用具备数字人民币离线支付功能的App,通过手机‘碰一碰’完成转账或者支付。”穆长春说。

  记者了解到,离线钱包体验指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进行交易或者转款时不连接后台系统,而是在“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的方式。

  此次参与预约登记的苏州市民,也可通过“苏周到”App报名参加离线钱包体验计划,而且不管是否抽中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都有参与离线钱包体验的机会。但并非报名就能参与该计划,苏州市政府将会同运营机构,从报名者中选出部分人员进行体验,人数将控制在1000人之内。

  记者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了解到,离线钱包体验活动对参与者的手机硬件有所要求,指定型号的手机终端才能参与。运营机构将指导参与者安装支持离线钱包体验版本功能的“数字人民币App”,并激活离线支付功能,在指定商户进行消费体验。

  “不论是数字人民币红包,还是离线支付我都很感兴趣,希望能顺利预约中签,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好好体验一把最新、最潮的支付方式。”苏州市民袁先生说。

  意义深远

  数字货币带来的不只是便捷

  使用数字货币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和体验?穆长春称,中国拟推出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替代品,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数字货币在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不像现在用微信和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穆长春说,“如果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业内专家指出,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各种终端都可能是支付载体。

  除了使用层面,数字货币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火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康律之举例,比如,数字货币的去账户化,让人们即便没有传统银行账户也可以收付款,所谓的普惠金融就更容易实现了。比如金融不发达地区的人们通过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钱包可以购买相应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理财产品。此外,政府可以更容易地向金融不发达的地区发放专项补助,更方便、精准地完成扶贫等类似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公开资料显示,根据2019年末全国流通纸币数量,国家全年在纸币印制等发行环节累计成本预计超千亿元。数字货币可以节省人工、材料的巨大支出,能更有效控制成本。

  数字货币还可以打击货币支付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有效杜绝假币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虽然我们的钞票防伪技术在不断升级,但是不法人员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升级纸币的防伪技术没有尽头,只会投入更多成本,造成更大的消耗。对于这种现象,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也许是数字时代给出的最好答案。”康律之说。

  此外,数字货币只对央行这一第三方披露交易数据。这意味着,在保护公众隐私的前提下,央行能掌握必要的数据,更容易发现逃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犯罪行为。经济数据可能会更加准确,从而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变得更加精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能会促使跨境结算和投资变得更加快速、安全、低成本。比如,现在从北京往纽约或者伦敦汇款,一般都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交易,费用也比较高。而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串密码,密码易手可以瞬间完成。  

  据新华社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