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学校假期将超过2个月
学生领取爱心防疫包(资料图)
国家卫健委21日通报,1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8例,内蒙古6例,广东3例,福建2例,山西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2例(辽宁1例,黑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77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确诊病例41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85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90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852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918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92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8例(境外输入18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96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8152例(出院6837例,死亡13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766例(出院627例,死亡7例)。
高校实施错峰放假 有学校假期超2个月
临近元旦,国内各高校陆续进入期末阶段,学生大军返乡在即。受疫情影响,今年各大高校实施了“错峰”放假,不少高校甚至在12月就开启了寒假模式。
这个寒假究竟有何不同?疫情防控部署好了吗?
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加之元旦春节临近,作为跨省流动人群的主力军之一,高校在校生寒假放假安排备受关注。
针对学校的疫情防控问题,近期,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地高校的寒假都拉开了“时间差”,假期长短差别也较大。
例如,天津师范大学的寒假在元旦前就会开启,根据学校安排,学生自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2月27日放寒假,假期超过2个月。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公布的校历,该校学生从2021年1月9日放寒假,2月28日返校,3月1日正式上课,假期总共有50天之久。
中国人民大学的寒假则是从2021年1月18日持续到2月21日;对外经贸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更晚,自2021年1月25日开始,至2月26日结束,2月28日为学生注册日。
根据武汉大学发布的公告,该校的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17日至2月23日。复旦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也是2021年1月17日,本科生注册时间为2月28日,研究生注册时间为2月26日。
人物同防、封闭管理……防疫措施“不放假”
寒假放假在即,各地的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已开始积极部署假期的疫情防控工作。
本月,浙江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冬季及寒假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冬春季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还要求提前做好寒假和下个学期的工作预案,有序做好学生放假离校工作,继续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即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为新学期开学的研判提供依据。
另外,还有省份的教育部门近期对部分学校防疫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点名”。
例如,近期,江西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了视频会议。会上通报了南昌市高新区部分学校防疫物资储备不足,遂川县部分学校未按要求对食堂、洗手间等公共场所定期清理和消杀。
此外,各大高校近期也密集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为寒假疫情防控提前敲“警钟”。
日前,北京邮电大学召开了寒假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该校强调,要层层压实责任,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学生离校、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物资储备、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严格离校返校审批纪律,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
首都师范大学此前发布通知明确,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境”。各二级党组织要严格做好教职工出京审批,学生工作部门严格离校备案管理。坚持执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和“返校条件”要求不放松,加强校门“北京健康码”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等等。
提请学生注意,回途路线尽量简化
入冬以来多地有零星疫情出现,但根据此前国内疾控专家研判,虽然春节期间人员大流动,但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传播范围较广的重大疫情。
对于假期返乡出行,疾控专家以及各地教育、卫健等部门也给出了一些出行提示:
1.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规划好回途路线,简化行程,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途中避免在中高风险地区转乘交通工具,并做好个人防护。
3.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关注居住地核酸检测证明等相关要求,到达目的地后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及辖区疾控中心报备相关情况。
4.返乡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好口罩。
5.出行注意手卫生,在车站、机场等场所要勤洗手。
6.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讲究个人卫生,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7.过春节期间要尽量避免去室内人多的密闭空间,减少走亲访友和人数较多的聚集。
8.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以便于及时排查。
圣诞节遇上变异病毒 多国对英实施旅行限制
圣诞节即将到来,原本打算与亲友团聚的英国民众内心却五味杂陈。一方面,英国政府宣布,正在调查近期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加快是否与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有关;另一方面,原定圣诞防疫限制“放松期”被迫取消,首都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自20日起上调疫情防控级别,加码至新增的最高第四级。
这一变异病毒被命名为“VUI-202012/01”。目前在英国一些疫情较严重地区能观察到较大数量这种变异病毒感染的病例。英国政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20日说,英国新冠病毒新毒株传播情况“失控”,只有限制社交接触才能控制住,尤其英格兰第四级防疫地区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定。
英国恐有数百万民众的圣诞节计划受影响。还能不能聚、怎么聚,都成为“理智与情感”的纠结——情感上,在经历了艰难一年后,民众与亲友团聚的需求更迫切;但理智上,疫情如此严峻,节日聚会增加传染风险。英国首相约翰逊19日承认这是一个“棘手选择”,但他强调政府“别无选择”,英国民众“无法按原计划过圣诞节”。
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说,根据现有研究和初步分析,专家们认为这一变异病毒“能更快传播”,但至今还没有证据显示这种变异病毒可能带来更高的死亡率或影响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效用。专家们加紧研究,以加深对变异病毒的了解。
不过,英国一些专家表示,出现变异病毒在可预期范围内。利物浦大学教授朱利安·希斯科克斯说,冠状病毒会不断发生变异,此次新冠病毒出现变异并不出人意料。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查这种变异病毒是否具有影响人体健康、相关诊断、疫苗效用的新特性,而“当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恰当的”。
自20日起,一些国家陆续启动针对英国的不同入境限制措施,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爱尔兰、保加利亚、加拿大等。比如,荷兰自当天起禁止英国航班入境,禁令持续至明年1月1日。法国自当天午夜起48小时内暂停来自英国的人员旅行。
英国政府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5928例,累计确诊2040147例。
相关链接: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已逼近170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日17时34分(北京时间21日零时34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08224例,达到75110651例;死亡病例增加10312例,达到1680395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1日7时27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76750811例,死亡病例为1692067例。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达17819583例,死亡病例为317588例。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和卫生部20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当天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首先为医务人员接种,并将于21日起为60岁以上人群、重症及慢性病患者等接种。疫苗分两次注射,相隔21天。疫苗接种将通过以色列全国保健基金会和各地医院进行,每天提供约6万剂疫苗。
根据泰国新冠疫情管理中心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与泰中部沙没沙空府一海鲜市场相关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升至689人,且疫情有向首都曼谷蔓延趋势。同日,曼谷市政府宣布将取消全市所有跨年庆祝活动。
印度文化部20日发表声明,宣布取消新冠疫情期间对受国家保护的古迹遗址的游客数量上限,以促进旅游业复苏。
综合新华网消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