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衡阳人行道“硬改绿”饱受争议,3月27日,网友“骡子”又以政协委员身份发表一篇《委员声音:城市主次干道增绿能不能听听民声?》的帖子,引来众多网友“强势围观”,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上掀起阵阵高潮。
衡阳人行道为何要“硬改绿”?人行道“硬改绿”有哪些好处?4月1日下午,衡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特邀衡阳网友代表与媒体代表实地走访、察看人行道“硬改绿”现场,并召开人行道“硬改绿”媒体座谈会,面对面回应网民对人行道“硬改绿”工程的质疑之声。
在座谈会上,衡阳网友“鸡窝山人”将论坛网友就衡阳人行道“硬改绿”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十连问衡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谢茂文。谢茂文予以认真、快速作答。
“鸡窝山人”:网友“骡子”以政协委员身份发了一篇《委员声音:城市主次干道增绿能不能听听民声?》帖子,引来网友热议。您作为此项工程的负责人,怎么看?
谢茂文:“骡子”是资深网友,意见领袖。我本人也非常关注网络,以前也经常在网上发帖。看了“骡子”的帖子后,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但帖子里很多事情存在误解,这是我们宣传不够的原因。以为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问心无愧。现在回想,事先有更多的宣传、沟通才是,应该多讲讲做这件事的现实背景,多听听群众的声音,最大程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这样理解、支持的声音就会多一些,质疑、误解的声音就会少一些。这件事也给我们上了宝贵一课。
“鸡窝山人”:人行道增绿有哪些什么好处?是不是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
谢茂文:人行道建花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准备。去年中央文明办来衡阳测评,其中车占人行道,乱停乱放一项就受到批评。车占人行道乱停乱放,甚至占压盲道停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违背了城市良心,与城市文明相悖,市民意见很大。二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0%。怎么样才算达标呢?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对照这个标准,衡阳市城区,特别是老城区,还有40多条道路绿地不达标。衡阳市去年已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今年就要申报,所以在绿化指标等基础方面必须迎头赶上,大力实施增绿提质。三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增加城市绿地就是增加城市海绵体。因此,人行道建花坛,不是劳民伤财,而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惠民工程。
“鸡窝山人”:防止小车占道可依靠交警执法,比如抄牌、扣分、锁车都行,为什么要用花坛阻拦小车呢?
谢茂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衡阳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引发行车难、停车难等一系列“城市病”,这也是每个国家在发展中都要经历的。小车占道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是件头疼的事情。依靠交警执法,比如抄牌、扣分、锁车,都是有效的措施。但城市那么大,哪有那么多的执法人员来保证全区域覆盖、全时段管控。外地防止小车占道的经验很多,比如有的设置水泥隔离墩,有的加高路沿线,有的设置花坛,有的在人行道上放置休闲椅等“城市家具”来阻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衡阳市最终采取在一些适合的道路新建花坛,用花坛形成物理隔离,还人行道于行人。
“鸡窝山人”:那小车停哪里去?
谢茂文:这的确是个问题,但衡阳不能牺牲市民的人行道来缓解停车难问题。针对停车难,目前,衡阳市已规划新建27个立体停车场,增加5000个停车位,总投资达9.3亿元。预计2016年完成第一阶段13处停车场建设,全部27处停车场将于2018年初投入运营。同时,将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停车场,提倡机关单位和街道小区对社会开放停车位。将来还要利用创建智慧城市的契机,建设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开发手机APP,为广大司机朋友提供停车信息。沿线各停车场也将利用户外LED屏及时通报车位信息。但是,工作要一步一步来,需要一定时间。
“鸡窝山人”:没有停车位,会影响路边商店的生意,怎么办?
谢茂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路边商店有两类。一是小型商店。我们会在花坛里,每20米开一个口子,让行人、顾客通过。二是大型酒店和娱乐场所。我们会上门做工作,劝其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兼顾社会效益。告诉他们占道停车和占道经营一样,都是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整治占道停车,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即使是狭窄的人行道,建不了花坛,也会设置隔离桩,阻止乱停车。
“鸡窝山人”:既然人行道建花坛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当初不一步到位?
谢茂文:问的好。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人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将在今后的建设中,科学决策,广泛听取意见,力争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鸡窝山人”:网友发现人行道边的花坛,总是在换树,这是不是瞎折腾?
谢茂文:以前衡阳市以常绿植物为主,而现在是彩叶植物进城。所谓彩叶植物,就是花色与品种的多样化,要保证一年四季花盛开。顺便说一句,树木品种多样化,也是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将来,我们还要建树沿线。就是把人行道上的树修成统一的层次,一眼望去,整齐美观,做到一树一景。这些也都是外地的先进经验。
“鸡窝山人”:我们的市政建设,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毛病,对此,您有什么办法?
谢茂文:这次我们对10条道路人行道进行“硬改绿”。一期工程将在4月10日全部结束。下一步,还将对40来条绿地不达标的道路绿化进行提质。针对网友提出的“重建设轻管理”毛病,我们将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把城管、环卫、绿化工作任务整合,放到一个网格内,明确网格管理标准、责任单位、责任人,并进行公示,接受市民监督。还可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把路段维护作业包给专业公司打理,实现干管分离,提高管理水平。
“鸡窝山人”:目前花坛里鼠害严重,将来会不会城市绿化了,老鼠也多了?
谢茂文:灭鼠由衡阳市爱卫办牵头负责,我们园林部门对市管园林场所的灭鼠工作,已经交给专业灭鼠公司负责。但社区绿化由街道社区负责,与市管绿化不同步,有待进一步协调。
“鸡窝山人”:这么多的绿化工程,为什么都是外地人在做,衡阳本地没有苗木公司吗?
谢茂文:目前,衡阳的苗木主要来自浙江和本省的浏阳市。绿化工程属于政府采购,都是统一招标的。衡阳市苗木公司规模不大,无法提供所需要的产品。而浙江的苗木与衡阳市处于同一地理位置,适合衡阳市的生长环境。浏阳是全省的花卉城市,有成本优势。应该这样讲,苗木由外地提供,做事还是本地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