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分型分类培育实现精准帮扶——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
发布时间:2023-07-24 09:12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量:
字体: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调查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市场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近年来,我市在便利准入、融资支持、税费减免、创业就业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经营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我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7.66万户,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45.69万户,占比达到79.25%,吸纳就业人员数百万人。

▲第二届“衡阳市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宣传周咨询解答现场。

7月17日,以“精准服务、优化环境、提升质量”为主题的第二届“衡阳市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宣传周活动启动。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单位)通过设置展板,向个体工商户宣传了扶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冯建伟对大家关注度较高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

分型分类培育实现精准帮扶

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情况复杂,从事手工业、加工业、零售行业以及修理业等一至三产业的多种生产经营活动,既有养家糊口的“小商户”,也有颇具规模的“大个体”,这种特性亟需差异化的管理措施。

“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是着眼长远的制度性安排,是提升个体工商户整体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不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发展方案、实现精准帮扶。”冯建伟告诉记者。

《条例》规定,所谓“分型”,就是根据经营规模、营收水平等,将个体工商户大致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别着眼于“活下来”“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三个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育;所谓“分类”,就是鼓励个体工商户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走“名特优新”创新发展的路子。

冯建伟进一步解释,“名”,就是支持和培育一批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小店和“网红店铺”。“特”,就是鼓励地方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优势,打造民俗旅游接待、土特产品销售、特色餐饮服务等领域的经营样板。“优”,就是要挖掘培养以弘扬民间传统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老工匠”“老艺人”,打造更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的个体工商户。“新”,就是鼓励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执着坚守、特色鲜明、新产业新业态等个体工商户的“拔尖”扶持培养;通过采取研究制定划型标准,建立分类培育名录库,完善样本统计制度等方式,不断激发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信心和活力。

取消变更经营者的限制

有利于打造“老字号”

长期以来,对变更经营者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兑”店铺、转让经营权的,按原《个体工商户条例》和相关登记管理法规的规定,除了家庭成员之间变更经营者外,都需要重新申请登记,即注销原个体工商户,申请设立新的个体工商户。

冯建伟介绍,有个体工商户反映,自己经营多年的店铺,具有独特的字号和良好的商誉,取得了相关行政许可,因原经营者不能继续经营,希望转让给他人。但是一旦注销,这些无形资产就将灭失,重新办理各种手续会增加大量成本,不利于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打造“老字号”。

“为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条例》调整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方式,由原来的‘先注销、后成立’改为‘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冯建伟表示,这一规定既便利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又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方面的延续,还大大简化了手续,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时,为了维护交易安全、保护消费者和第三方利益,《条例》对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的,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的,“应当依法结清应缴纳的税款等,对原有债权债务作出妥善处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例如,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已售出的预付费卡券,只要是在约定的有效期内,无论是店铺“出兑”给别人还是转变为企业,都应当对卡券作出妥善安排,与后续经营者作出明确约定,禁止“新店不理旧账”。

鼓励个体户

进行线下、线上一体化发展

个体工商户经营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和居民服务行业。据调查,有70%的个体工商户仅从事线下经营。实体店铺对服务城乡居民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而拓展线上经营也是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有效途径。

冯建伟介绍,《条例》分别从线下和线上两方面作出了规定。一方面是,支持个体工商户在社区从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是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线上经营能力。

同时,针对行业现状给予引导,《条例》要求平台经营者应当在入驻条件、服务规则、收费标准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线上经营提供支持,不得利用服务协议、平台规则、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个体工商户进行不合理限制、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