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关于衡阳市2015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6-01-11 09:19      来源:     浏览量:
字体: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16)

  

关于衡阳市2015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11日在衡阳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衡阳市财政局局长秦振衡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全市及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1.8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加26.08亿元,增长11.1%。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94.64亿元,增加21.16亿元,增长12.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50.3亿元,增加3.42亿元,增长7.29%;上划省收入完成16.92亿元,增加1.5亿元,增长9.7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9.95亿元,增加66.97亿元,增长16.22%。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67亿元,增加6.65亿元,增长7.55%。其中地方收入完成64.78亿元,增加4.18亿元,增长6.8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89亿元,增加1.99亿元,增长9.54%;上划省收入完成7亿元,增加0.48亿元,增长7.3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3.39亿元,增加12.68亿元,增长12.59%。

  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9.94亿元,支出完成95.68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48亿元,支出完成10.58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00万元,支出完成500万元。

  预计全市和市本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年度决算编制后,还会有些变化。

  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及财政所做主要工作是: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以赴稳增长。2015年以来,受经济增长放缓、物价水平回落以及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全市财税部门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始终把抓收入、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确保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增长。一是突出均衡入库。按照市委突出抓均衡入库的指导思想,从年初起,定期分析讲评,研判形势,查找差距,寻求对策,形成合力。各月财政收入累计增幅均保持在11%左右,较好地实现了均衡入库。二是强化财税征管。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密切关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开展税收清欠和重点行业税收专项稽查活动,全年查补税款4.3亿元。启动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推进“金税三期”上线运行。抓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探矿权、采矿权等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153.86亿元,增长18.2%,争取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债券64.26亿元、新增债券11.37亿元。“十二五”期间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86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48.53亿元,年均增长18.23%,其中地方收入194.64亿元,增加118.75亿元,年均增长20.73%。

  (二)发挥财政乘数效应,加力增效调结构。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进营改增改革,实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实行普遍性降费,为企业减负15亿元以上。二是支持重点项目融资。市本级全年融资251.9亿元,推进来雁新城、滨江新区、船山东路、二环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衡山科学城科技孵化、耒阳市智慧城市等4个项目纳入全省PPP示范项目库,总投资额35.21亿元。四是支持企业发展。市财政兑现优惠政策资金3125万元,支持特变电工、华菱衡钢、燕京啤酒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安排风险补偿资金1.17亿元,鼓励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争取上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补助、汽车工程机械产业等资金1.4亿元。五是鼓励创业创新。市财政安排1.12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对获得科技进步奖、专利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补助。通过发放就业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撬动银行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亿元,支持和带动大众创业就业。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惠民生。坚持民生导向,突出保障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2015年全市民生支出32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16%。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市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教科书、免学杂费、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7.1亿元,受益学生80多万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提高到初中每生800元和小学每生600元。及时发放本专科生、高中、高职、中职助学金和奖学金等非义务教育助学扶困补助资金。市财政安排7690万元支持城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化解“大班额”建设。二是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各种惠民政策,全市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惠民补贴14.82亿元,拨付保费补贴1.79亿元,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争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2.83亿元,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衡南、衡东、常宁、耒阳的油茶产业,石鼓、珠晖的蔬菜产业等9个农业产业园区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重点扶持范围。实施精准扶贫,安排专项扶贫经费,加大在产业扶贫、就业培训、危房改造、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三是支持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市财政安排3790万元,开展“周末百姓剧场”、“全民读书月”、“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等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南岳区成功入选全省第三轮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3年可获省级专项资金1.8亿元。四是落实社保、医疗等提标扩面政策。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达到1765元。全市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3.62亿元、农村低保金3.8亿元,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城市276.5元和农村118.5元。拨付3.3亿元,补贴城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人均补助标准从 320元提高到380元,资助35.2万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合参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确保13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开展。五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市拨付15.2亿元,开工建设公租房1.5万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78万套,对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资金2349万元。

  (四)规范财政收支管理,深化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完善全口径预算。从2015年起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实行统筹使用。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出台《衡阳市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级专项资金分配由联席会议集体研究确定,积极推进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建立资金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市财政回收市直单位存量资金近6亿元,统筹用于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开展往来借款清理,回收往来资金13.88亿元,出台《市本级财政出借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出借程序,防范财政风险。四是严防债务风险。严格债务举借限额和程序,加强投融资公司财务监督,对新增债务实行成本审核制度,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0%以上。五是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市直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工业发展资金、科技项目资金、农业公共服务资金等重大专项资金分配全部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六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办公用房管理,市财政对486个单位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清理,整改腾退面积3.2万平方米。此外,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财政监督、国库集中支付、政府购买服务、乡镇财政管理、会计管理、财政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2015年全市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财政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工资、养老保险改革和民生保障的提标扩面,财政保障难度加大;政府偿债压力增加,政府性债务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财政改革任务繁重,推进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以预算法和中央、省预算管理改革有关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财政收入保增长、财政支出保民生、财政改革保利益、财政运转保高效”的奋斗目标,努力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2016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指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88.05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收入安排214.11亿元,增长10%;上划中央收入安排55.36亿元,增长10.07%;上划省收入安排18.58亿元,增长9.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57.81亿元(不含上级专项追加支出),同口径比上年增长7%。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4.13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收入安排71.25亿元,增长10%;上划中央收入安排25.13亿元,增长9.78%;上划省收入安排7.75亿元,增长10.68%。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89.58亿元(不含上级专项追加支出),同口径比上年增长7%。

  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1.48亿元,支出安排101.48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500万元,支出安排50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8.01亿元,支出安排17.86亿元。

  (二)关于2016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说明。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后续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由于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降,财政收入征管形势比较严峻。全省和省本级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收入增幅预期在8%左右,考虑到稳增长、促发展的需要,建议全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收入增幅均安排10%,比全省预期增幅高2个百分点。

  (三)2016年市本级预算支出安排主要特点。支出安排突出了“两保两促”的特点,即保工资、保民生、促发展、促规范。

  1.保工资。一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提标和增加离退休费政策落实,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和增长机制。二是将全额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纳入预算安排。三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公务用车改革资金保障。四是对涉及个人的绩效考核奖、奖励工资、医疗保险、医保铺底等经费全部按政策列入单位预算。

  2.保民生。一是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安排教育经费10.07亿元,占市本级支出的11.2%。二是加大社保医疗投入。安排23.7亿元,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上级政策要求配套的资金全部足额安排,不留缺口。三是安排社区经费2800万元,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惠民工程。四是预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经费35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给予奖励。

  3.促发展。一是安排工业发展资金2.05亿元,比上年增加9500万元,落实企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技改,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安排“三农”发展资金1.72亿元,比上年增加2445万元,重点用于农业公共服务、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和精准扶贫。三是安排科技专项经费6250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四是安排城市建设维护经费5.3亿元,比上年增加8000万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质改造。

  4.促规范。一是实施综合预算。将单位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反映,统筹各项资金来源,合理安排支出。二是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范围,加强预算单位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单位除零余额账户外,无特殊原因不得设立其他账户。三是增强单位绩效意识,强化部门支出责任,推行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2016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狠抓增收节支,挖掘收入潜力。一是严格落实收入预算。认真对照全年预算目标,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指导思想,坚持分月抓好收入组织,确保均衡入库。二是严格依法征管。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强化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预测分析。继续开展税收专项清查,突出抓好房地产、煤炭、烟草等重点行业征管。在狠抓征管的同时,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收入质量。三是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按政策加大国土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管,加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处置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四是优化支出结构。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会议费、差旅费等管理办法,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发挥财政职能,放大政策效应。一是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政策。大力推进营改增,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企业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添力。二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强化培植财源的财税贡献率导向,将财税贡献率作为项目申报、招商引资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积极采取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股权投资、项目补助等方式,构建“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逐级放大的财源涵养模式。三是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继续支持投融资公司做大做强,积极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保障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尽早建成,发挥好示范项目的以点带面、标杆带动作用。

  (三)加大政府投入,保障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出台的调资等惠民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统筹整合部门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大扶贫力度,为贫困地区搭建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平台,完善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和医疗救助机制。健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支持基础设施薄弱学校扩容改造,着力化解“大班额”。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资金的绩效管理和监督,将民生资金的受益度、公平度和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指标,促进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增强改善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深化财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基调,深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一是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及时掌握中央、省税制改革进展情况,认真分析营改增扩围、资源税从价计征等税制改革对我市的影响,积极寻求财税增收点,确保我市财政利益最大化。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预算安排以实际支出需要为导向,根据工作任务和项目资金需要以及合理开支标准为依据,按照“以事定支,钱随事走”的原则统筹安排,继续加大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能力。三是积极构建“六位一体”财政运行新机制。以财政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继续推进预决算公开。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是积极配合做好公车改革。结合公务用车改革,制定公车管理、处置等办法,科学合理制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确保公务用车改革有序推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