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雷高飞作关于衡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03 19:01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量:
字体: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1)

关于衡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

2018年1月3日在衡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雷高飞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植优补短专项行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特大洪灾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3193亿元、增长8.5%(预计数,下同),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6.2%、1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8亿元、增长14.3%,47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95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2亿元、增长11%;完成进出口总额283亿元、增长6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01亿元,剔除营改增以及压减非税因素,同口径增长8.22%。要素保障较为平稳,全社会用电量达137亿千瓦时、增长2.1%,获批建设用地1406.7公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823亿元、1875亿元,分别增长16.4%、12%。

  (二)植优补短成效明显。县域经济发展向好。7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衡南县荣膺“中国物流之乡”称号,常宁市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祁东县成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75个、国家地理标志3个。工业经济转型提速。成功跻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出台实施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产业投资基金实现“零”的突破,比亚迪(衡阳)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水口山铜铅锌基地等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开工,新增园区标准厂房96.88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13家,创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省级创新平台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8%。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亿元,分别增长15%、24%。全市新增3A级景区3家,南岳区获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衡南岐山森林公园创评国家森林公园,茶山坳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衡阳工业博物馆建成开馆,梦东方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工,丽波大酒店建成营业。

  (三)城乡基础不断完善。《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准,我市被定位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西南云大城镇群获批全省城镇群产城融合综合试点。中心城区提质加速。编制完成《衡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万达路、湘江东路、雁城西路等7条老城区道路提质改造基本完成,3座城市公共立体停车场建成投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投产,新改建压缩式垃圾收集站30座,基本完成莲湖广场等7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公铁大桥南等15个湘江排污口治理项目。城乡重大交通能源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启动衡阳铁路总图规划修编工作,怀邵衡铁路衡阳段、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工程、大浦通用机场、瓦松铁路等项目加紧推进;常宁等4个光伏电站、耒阳太平风电一期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祁东祁州、衡山科学城已建成充电桩200余个。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提质改造农村公路976.4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1座,改造升级600个村的农村电网,全面完成580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严格生态保护,顺利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绿化,重点开展“裸露山地”造林绿化、通道绿化和村庄绿化,完成造林30.56万亩、通道绿化3775公里,建设绿化村庄示范点544个,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7.6%、40.99%,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落实“水、气、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203个、重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7个,启动污染场地修复项目4个,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置,24个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9.2%。务实推进节能减排,淘汰燃煤锅炉119台、298.6蒸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5425辆;深入实施气化衡阳工程,新增燃气用户62141户,新建及改造燃气管网318公里,完成电改气、油改气、煤改气企业36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1%左右。

  (五)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地条钢”生产企业全部关停,全年关闭煤矿8处,退出产能51万吨,完成5家国有“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全市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35亿元以上。投融资改革扎实有力,陆续出台PPP工作导则、联审规程,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组建政府付费保障基金。金融改革走向深入,在全省首创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撮合贷款逾130亿元,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率达97.2%,耕地流转率居全省第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发展家庭农场75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11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全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全国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我市居全省第1、全国第37。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29家市公立医院、36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国资国企、公车制度等改革高效推进。开放型经济活力凸显。内引外联成果丰硕,成功举办2017衡州经济发展论坛,积极参加“港洽周”“北京央企对接”等重大招商活动,高效率引进比亚迪、泛亚集团等行业巨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增长9.1%,实际到位内资380亿元、增长13%。外贸“破零倍增”取得突破,40家企业外贸业绩破零,21家外贸企业业绩倍增,加工贸易额居全省第1。

  (六)社会民生积极改善。全市用于社会民生的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849元、增长8.5%。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9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左右。社保托底坚实有力,养老保险覆盖率首次突破9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农村低保线、扶贫线实现“两线合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中医医院入选全国100所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8所、国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市城区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脱贫攻坚进展顺利,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96个,开工80个村的光伏扶贫项目,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部开工,建成住房7211套、搬迁入住22554人,教育扶贫资助106.8万人次,9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祁东县脱贫摘帽。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23739套,改造农村危房8565户,个人私有宅征收货币结算安置率达80%以上。全市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形势趋稳趋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总体上看,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指标增速未达预期:受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供给侧去产能、环保整改等因素综合影响,部分传统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导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年度计划目标低0.7个百分点;受消费基数逐年扩大、网络购物挤占线下零售空间、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年度计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全市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争取达到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4‰以内;

  ——能源消耗增量、单位GDP综合能耗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按省里核定指标完成任务。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目标引领,合力攻坚克难,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扩大内需,引领经济平稳增长。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13513”重大产业项目引领推进计划,通过推进100个单体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引领重点产业项目年度投资超过500亿元、全部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大关。加强项目资金和用地保障,突出信贷、债券、基金、信托、PPP等主融资渠道作用,积极应对和化解融资难题,加强土地指标统筹,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用地。强化项目储备,对接国省战略导向和资金投向,认真包装策划一批高质量项目,确保年内新策划项目500个以上、深度开发项目300个以上。突出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瞄准消费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消费体验。建设更加成熟的城乡流通市场体系,着力推进一批现代物流园区、专业化市场、乡镇农贸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消费价格监管,有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坚持植优补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持续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植优补短专项行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围绕油茶、茶叶、黄花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推进省级产城融合城镇群综合试点。加快县域工业向县域园区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产城融合、产业链完整的现代产业园区。加强县域融资,探索设立县域产业发展基金,力争申报发行2-3支债券,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大力提振工业经济。加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推动实施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加快实施水口山铜铅锌基地、比亚迪(衡阳)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尽快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南岳电控、恒飞电缆、恒生制药、金则利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新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协同高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体系,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新增一批国家、省级创新载体。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出台实施《衡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区和旅游产业核心集聚区,扎实推进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梦东方旅游度假区、衡山古镇、雨母山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提质改造蔡伦竹海、岣嵝峰等一批重点景区,力争新创4A级景区1个以上、3A级景区2个以上。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旅游产业链条。力争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24%以上。

  (三)坚持城乡统筹,提质城乡基础设施。提质建设中心城区,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中心城区区划调整。继续着力抓好来雁新城、滨江新区、酃湖高铁新城、陆家新区、南湖生态新城等新区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湘桂线衡阳段改线工程前期工作,启动107国道改造工程,全面建成二环路,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提质改造。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推进红湘路解放路口、湘桂铁路雁南村段等主次干道内涝点治理,全面完成蒸水城区段26个排污口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着力推进“三江六岸”生态绿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城市立体式、智能化停车场,推进一批给排水、供气管网新建及改造工程,建成角山、松木、酃湖污水处理厂。畅通区域交通,力争怀邵衡铁路衡阳段、瓦松铁路建成通车,扎实推进湘江二级航道二期、常祁高速、衡阳-祁东等3条市县快速干线及耒阳竹市-哲桥等25条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实施衡阳主电网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改造、中石化新粤浙天然气管道衡阳段、衡东坳家台风电场等能源项目建设,提升能源供给能力。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公路600公里以上,全面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雨母山、横江、茶山坳、萱洲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启动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全覆盖,完成3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340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任务。

  (四)坚持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保持化解煤炭、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的高压态势,巩固“地条钢”生产企业、落后小煤矿、烟花爆竹行业关停退出成果,防止死灰复燃。全年退出煤矿3家以上,妥善处置国有“僵尸”企业4家以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将商品房去库存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深入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规范民间投融资,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进一步打好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组合拳”,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PPP项目强制识别、项目联审、集中推介发布等机制,推动一批PPP项目落地实施,健全投融资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业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00个、家庭农场500个以上。统筹推进园区体制、财税、国资国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放大用活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优势,力争南岳机场新增航线15条以上,申报建设航空口岸,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持续抓好“破零倍增”工程,形成大型外贸集团和中小型外贸企业并行发展的外贸格局,加强传统市场巩固和新兴市场开拓,大力优化外贸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进出口较快增长。

  (五)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横江、幸福河、松梅湖等湿地建设,实施绿化增量提质攻坚行动,开展“裸露山地”造林绿化、矿区复绿等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环评审批和总量控制,从源头控制新污染产生。以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启动“一江四水”净水行动,确保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湘江干流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和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力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对水松、大浦、合江套等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创新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全面完成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深入推进有机化工、表面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严格开展机动车环保监测,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规范管理共享单车。继续推进松木、水口山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创建,新增省级两型创建单位15家以上。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打好脱贫攻坚战,争取年内脱贫7万人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0824人。扩大社会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社会保障,统筹抓好“五险统征”改革以及城乡居民医保系统整合的后续工作,推进企业社保制度改革,搭建市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提质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华新实验中学、衡云中学、常宁二中等22所中小学校建设,实施衡阳县弘扬中学等一批县乡中小学校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推进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抓好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及衡东县人民医院等5所县级医院建设。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建设市新图书馆、市展馆中心、博雅公园等项目。扎实推进“两房两棚”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任务。锲而不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