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王建秋:发展再生稻助力农业振兴
发布时间:2019-01-10 10:40      来源:衡阳新闻网     浏览量:
字体:

  “乡村振兴要靠农业振兴,农业振兴要靠产业振兴。今年我重提‘大力发展再生稻’,希望能得到好的回复,共同努力,让家乡衡阳的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

  2019年的两会正在进行时。今年,衡阳市人大代表、衡阳县栏垅乡农技站站长王建秋再次提交了《关于在衡阳市大力发展再生稻的建议》。“再生稻基本不打农药,属于生态米,米质口感好,价格高,市场价达到5块钱一斤,每亩可增收600元至700元,大有潜力!”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王建秋认为,若大力发展再生稻,全市每年可增收18亿元。

  再生稻,衡阳话叫做“义禾子”,就是稻子收割后,因气候合适,再从根部长出的稻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这种栽培模式是继高杆改矮杆、常规稻改杂交稻之后水稻种植的第三次革命。

  王建秋说,与一季稻、双季稻相比,再生稻具有“二好三高四省”的优势,即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药。

  “我市温度光照充足,是产粮大市,一季稻种植面积450余万亩,其中300余万亩的一季稻可以种植再生稻。”王建秋认为,种植再生稻简单易学,对于有着丰富水稻种植经验的本市农民来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组织,一定可以使本市农业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