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山城市商务绿色发展示范片区。
■全媒体记者伍施施
“我们华源建材市场要进军电商行业了!”6月23日,石鼓区华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庄韬看着刚注册成功的华源一峰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难掩激动之情。
这家新成立的电商综合运营公司,将在华源智慧大厦打造3000多平方米的“AI+新媒体”实体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力建材商户拥抱数字经济。
“从转型到办证,片区服务小组全程陪着做规划、跑手续,连直播培训的资源都给对接好了。”庄韬激动的背后,藏着的不仅是石鼓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密码,更是一个个政企互动的感人故事。
机制破题:“多头办”变“一站式”
在石鼓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五步一常态”片区经营主体需求清单格外引人注目,里面详细记录着区政府协助解决经营主体需求的过程。
“这不仅是清单,更是我们服务企业的作战图。”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人毛婉懿介绍说,在全国大力提振经济的大环境下,石鼓区在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擘画新蓝图,“五区一园一线”战略布局渐次拉开,该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走访企业,听需求、解难题、出点子、搭桥梁,让企业发展“轻装上阵”。
“但走访频次增多,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石鼓区常务副区长仇寿海坦言,如何在助力企业解决实际诉求的同时,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成为石鼓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亟待解决的难题。
▲石鼓区委书记谢海蓉深入市场主体,带头认领和回应企业需求。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供图
基于此,石鼓区以“五园一区一线”空间布局为依托,组建7个服务小组,由区委常委担任组长,统筹各镇(街)、区直部门、分字号机构及区属国企作为需求办理责任主体,创新构建“五步一常态”服务机制。
所谓“五步”,即经营主体提出需求、所在片区收集意见、片区提出拟办意见、落实情况并反馈企业、片区归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一常态”则是建立常态化的片区服务机制。
这套被不少企业负责人称为“企业全科诊疗”的机制,本质是将碎片化的部门权力重新编织成服务网络:片区服务小组既是“导诊台”,负责收集企业诉求;又是“专家会诊室”,协调跨部门资源;更是“康复科”,跟踪问题解决进度。
▲片区服务小组走访企业。李孜摄
石鼓区蓝美乡侬园负责人吴力用“从‘企业找政府’到‘政府找企业’”形容这套机制带来的改变:“今年提上去的园内水库掣肘发展的问题,从提出需求到得到解决方案,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在服务小组的搭线下,市区两级水利部门还来到现场办公。”
据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机制推行以来,依托“五步一常态”工作机制,7个片区服务小组共收集企业诉求97条,解决需求59条,办理满意率95%。
解决痛点:“企业跑”变“政府跑”
“蓝莓采摘在即,希望加大对蓝莓园开园活动的宣传力度。”5月初,都市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环线片区服务小组接到蓝美乡侬园、兆祥四季果园负责人的求助。
根据企业需求,片区服务小组当即联系区委融媒体中心,并在一周内结合两大蓝莓园开园和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活动,联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湖南、红网、衡阳日报、衡阳电视台等省市媒体推发《“蓝”来北往,“莓”你不行》等视频、图文报道,拉动了蓝莓销量和文旅消费同步增长。
▲片区服务小组向新开业门店负责人了解需求。李孜摄
在虎形山城市商务绿色发展示范片区的华源建材市场,服务小组创新推出“政策服务卡”,将服务小组领导及经办人员电话和微信二维码以卡片的形式向商户公布。经过线上联系、线下走访,服务小组收集企业需求最多的便是,“销售遇冷,行业低迷,希望政府出台政策促进消费”。
该服务小组随即联合区商务局等部门对提振消费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量身定制消费节活动,同时主动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学习,最终形成“数字化转型+消费节拉动”的组合拳。该片区服务小组办公室主任钟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推动建材市场成立电子商务公司3000平方米电商基地已经提上日程,系列消费节活动更是成功拉动了消费热潮,市场活力和商户信心大大提升!”
▲服务小组上门为企业服务。李孜摄
“可以说,‘五步一常态’工作机制让‘企业跑’变‘政府跑’,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多头跑、反复问,部门协调难、效率低的这些痛点,但机制要良性运转,关键还是在‘督办’。”毛婉懿介绍,为防止机制空转,石鼓区建立了“红黄牌”督办制度,片区能直接向工作进展缓慢的责任单位发放督办函,明确办理的时间节点。
今年,在片区的督办下,船山宾馆危房拆除等“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这种动真格的督办,让企业看到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毛婉懿说。
有罚也有奖。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将在年底对全区各单位需求办理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测评,测评优秀的单位作为列入绩效考核优等单位的重要参考标准;片区表现优秀的干部也将成为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价值跃升:“新成效”变“新能级”
6月18日下午4时许,中瑞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甦的微信提示音响起,“马总,您提供的两个名单,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调查,人员身份信息不实,您可以将有关情况在微信群中对业主进行说明和提醒,谨防业主上当受骗。”
这条来自石鼓区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片区服务小组相关负责人的消息,距离马甦提出诉求不到10分钟。在石鼓区,这样的“及时响应”正在成为政企互动的日常切片。
这种执行力在数据层面呈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雁栖湖配套基础设施4.78亿元专项债成功储备,30.9亿元城中村改造借款申报完成,16项产业政策集成的“招商政策包”吸引3家省外企业落户……
▲企业负责人向服务小组反映诉求。李孜摄
在房地产行业,衡阳凯旋地产开发的湖景水岸项目,旗下新入驻了维也纳国际酒店,公司希望与区政府进行客房签约。片区服务小组了解需求后,立即协调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促成合作。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在石鼓区新开发的悦莲湖项目,毗邻南华附一医院,目前建设正酣。“敢在市场低迷期加大投入,就是源于对石鼓区营商环境的信心!”公司董事长肖卫东说,企业在项目推进中遇到资金瓶颈时,片区服务小组主动牵头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在不久前召开的政银企对接会上,企业当场与金融机构达成4000万元融资协议,为项目建设注入“活血”。
在农业领域,都市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环线项目服务小组积极走访蓝美乡侬园、鹏盛农业、兆祥四季果园等29家企业,并协调相关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解困。截至6月底,共争取金融机构授信金额3500万元,农商行、农业银行为7家企业发放贷款750万元。
▲片区服务小组走访石鼓区蓝美乡侬园。李孜摄
文旅产业同样受益良多。衡阳观光旅行社提出“打造石鼓特色旅游线路”的需求后,片区服务小组立即向区文旅体局反映,30日内就完成了线路设计与资源整合。“五一期间,我们新推出的3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山水莲花民宿5月5日当日营业收入达2.30万元,同比增长27.78%。”石鼓区文旅体局副局长戴静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期间,石鼓区游客流量达到15.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83.26万元。
商贸领域也传来捷报。在“乐享消费、惠购石鼓”大型家居促销活动中,华源和万居两大市场组织了五一返现大促销现场启动仪式,并通过石鼓融媒在全市推介,拉动了一波家居消费热潮。据统计,华源市场当天人流超3000人,参与品牌73户,签单639多单,签约金额700多万元;万居市场活动期间销售额约180万元。
“钱袋子鼓起来”“产业活起来”“信心强起来”,石鼓区“五步一常态”机制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企业在石鼓投资更有信心、发展更有底气。正如采访中,肖卫东所说:“有这样贴心的政府服务,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一定能撬动整个市场的活力!”
编辑:黄铮
责编:张花
编审:廖义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