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中共衡阳市委 衡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衡阳市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 告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03-09 04:12

中共衡阳市

衡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衡阳市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创新和任务落实,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三强一化建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突出统筹协调,法治建设根基不断夯实。一是切实加强党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法治衡阳建设重大事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四个协调小组依照规则开展工作。二是全力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了依法治市重大事项报告、备案和工作要点报告制度。依法治市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平安建设和绩效考核。市委市政府牵头抓总、多次调度,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制定了《法治建设十四五规划》。三是努力提升关键少数的法治扛责意识。市、县政府每年第一季度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同级人大报告前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对外公布。组织开展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书面述职及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倒逼责任落实。在媒体开辟一把手谈法治”“法在身边等专栏,提升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二)深化职能转变,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中介服务超市建设,发布中介服务事项清单79项。将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和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价范畴,推动34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与智能导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综合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二是以清单管理为抓手。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梳理本单位的权责清单,并作出合法性审查,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自觉接受监督。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收费一律取消。三是以法律服务为保障。组织律师、专业干部和专家学者每月一次精准送法,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体检。成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律师团,定期针对民营企业的需求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四是以制度建设为支撑。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先后实施具有衡阳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七大攻坚行动,迭代出台创新举措。强力推行衡阳市重大项目建设五制一平台,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构建企业赋保护机制,推行赋入企、一护商,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减负,工作成效被中央、省多家主流媒体推介。

(三)聚焦重要环节,依法行政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把好审查关。2021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37件,审查政府会议纪要125件,审查各类政府合同108件,涉及金额588.3亿元。会前审查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共计147个,未通过合法性审查议题17个。对市政府近三年签订的150件重大政府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清查和分析,组织出台了《政府合同履约跟踪管理办法》。二是提高参与度。建立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听取公众意见制度。如全市重大规范性文件《关于公布实施衡阳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通知》《关于调整规范全市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均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向公众征求意见。三是增强有效性。严格对照《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及上级文件要求,共完成3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如对我市涉及长江流域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清理出相关文件8件,经审查均未违反《长江保护法》。

(四)贯穿从严从实,学法用法执法卓有成效。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部分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督察、安全生产执法质量检查案卷评查、行政许可专项督察,督察效果显著。出台《衡阳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为平台的有效使用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组织专题培训,全面推进平台在各单位的测试运行。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领域共查处违法案件460件,罚款总金额202万元,没收违法财物122件,取缔无证行医88起。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和整治,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应急准备等工作,保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为期5个月的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按期完成一批顽瘴痼疾清理整治工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建筑市场、渣土运输、户外广告等领域,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0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金额约7300万元,有效维护了城市市容秩序。三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在全省率先出台《衡阳市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法治宣传百千万工程,遴选百堂名课、百位名师,组建万名衡阳群众普法志愿者队伍走进万企万家开展宣传。组织全市10家以上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单位开展履职报告现场评议活动。各行政执法单位紧扣重要时间节点,面向执法、管理和服务对象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

(五)致力矛盾化解,平安衡阳建设全面推进。一是不断健全多元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在全市全面推行网格化排查预警模式。积极推进律师接访行动,2021年以来,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参与日常接待800余次,化解矛盾300余起。设立全省首家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了保险行业的调解工作。承办全省村镇人民调解员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示范班,切实提升了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二是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矛盾主渠道作用。2021年以来,市本级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05件,办结98件,行政复议应诉的监督和纠错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全面完成市县两级行政复议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三是依法依规维护信访工作秩序。开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培训,充分发挥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纠错功能,提高信访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对房地产办证、非法集资、农民工工资治欠、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突出矛盾集中攻坚,开展为民办实事、百日攻千案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国省交办我市的1053件重信重访事项,已全部办结。四是加快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以及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非法宗教活动和开展反邪教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对重点案件落实市级领导包案责任制,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涉恶犯罪集团16个,查扣冻结资产7000余万元。五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机构改革时期全市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底线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清单,切实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

二、2021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党委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 强化组织领导,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2021年听取政法工作、法治建设情况汇报共计8次。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2021年全市政法系统共提拔重用、交流轮岗科处级干部共计460人。

2. 坚持从严治党,决策用权依法依规。将合法合规性审查作为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市委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全面落实了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286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449家企业配备了法律顾问。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行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政法干警1446人。建立制度补丁制度,出了问题及时吸取教训,修改完善相应制度规则,坚决防范屡犯不改、边改边犯

3. 狠抓分类普法,法治宣传求精求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纳入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培训规划和计划,开展全员培训。进一步健全党委依法决策、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市委常委会会议会前学法等制度。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宣讲模式,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与推动实践、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2021年以来,开展集中宣讲700多场次,开展微宣讲4000多场次。 

(二)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 精心谋划,法治建设路径进一步优化。2021年,市政府提请市委常委会研究法治建设重点工作2次,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部地方性法规。亲自组织召开了第43期船山论坛暨《衡阳市法治建设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全面系统谋划法治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专题研究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运行等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投入法治政府建设、行政复议应诉办案各类经费达6000万元。

2. 多措并举,干部法治素养进一步提高。建立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重点学习专题内容。在全国首创市县两级集中学法考法中心,2021年,共抽考10个行政执法单位990余人次,反响良好。发动各级干部参与法治主题征文活动,征集论文465篇,组织了第三届南岳法治论坛,有效提升了各级干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 完善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进一步科学。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没有发生擅自决定、改变重大事项的情形。为全市286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配备法律顾问,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法治审查、重大问题法治把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强化监督,司法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先后向同级人大报告了19项政府专项工作,并按照人大的建议落实和改进行政工作。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判决或行政复议撤销重作、变更、确认违法或判决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积极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主动履行。对两院提出行政工作中的普通问题、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即时办理,实现依法行政与依法审判的良性互动。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有待提速。各县市区和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没有完全压紧压实。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少数单位和部门充分遵守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流程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放管服改革有待深化。少数县市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有的部门未向进驻窗口充分赋权,审批过程体外循环。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最后一公里延伸效果不佳。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和一次办事项比例有待提升。

(三)群众法治意识有待提升。群众信仰法律与崇尚法治的思想认同还有一定差距,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信利不信理的思想仍然存在。法治思维落实到自觉行动仍需提质,普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执法部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还有待加强。

(四)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深度与广度不够,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参差,办案能力技巧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一些乡镇(街道),法制力量较为薄弱,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思路

(一)突出重点,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和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核相关制度,推行第三方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日常考核、现场抽查等方式相结合的法治建设督察与考核评价,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转化力度。全面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化管理,拓展公众参与重大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在部分重大民生领域实行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全面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合同跟踪履约监管制度,定期清理整顿招商引资违约失信行为。

(二)突出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县、乡、村放权赋权回头看,确保政策全面精准落地。按照相对集中办理原则,分类设置行业综合窗,落实审批事项分类管理工作,杜绝审批流程体外循环,打通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加快融入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完善政府网站办事服务功能,建好用好衡阳群众 APP,提升掌上办”“指尖办能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政府。

(三)突出基点,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开展精准普法,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上多下功夫,把纸面上枯燥的法用短视频、微电影等载体变成鲜活的法,切实提高普法的吸引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抓好学校学法普法考试以及校园宪法小卫士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和学生的整体法治意识。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将普法教育贯穿执法全过程,将每一次执法行动演化成一个精彩的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案例。

(四)突出热点,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全面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执法水平。加强执法人员队伍队风队纪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对行政执法权人员尤其是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实现执法监督全覆盖。围绕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行政复议应诉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等开展执法检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实效。

(五)突出支点,持续激活数字法治效应。依托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网上办理流程,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衡阳市网上信访平台网站、手机APP、公众号等渠道反映诉求,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推广运用力度,破除部门间信息壁垒,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行政执法监督数据与信用衡阳”“互联网+监管等数据的互通、共享。全面贯彻落实赋码保护机制,不断优化完善赋码保护平台,增加诉求服务模块和惠企政策模块,规范公务人员访企行为,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专此报告。

                                                                                                                        中共衡阳市

                                                                                                                             衡阳市人民政府

                                                                                                                             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