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祁东县突出植优补短,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攻项目促产业、抓招商优环境、强城镇兴乡村、推改革激活力、筑底线防风险、保民生增福祉,推动“五个祁东”建设再上新台阶。一季度,全县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 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8.2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5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97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8:43.9:36.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季度,完成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4.1%。出栏猪43.6万头,增长5.1%。
(三)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匹配性指标有所下降。全县1季度工业用电量416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0%。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0.7%。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27.5 %。房屋施工面积7.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9.7%;商品房销售面积 5.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4%。
(五)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8亿元,同比增长11.2% 。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9亿元, 增长9.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亿元,增长2.6%。税收收入(全口径)完成1.93亿元,增长17.7%,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2%。
(七)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截至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6.43亿元,比年初增加7.7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8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56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1.05亿元,比年初增加7.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0.08亿元,比年初增加7.17亿元;中长期贷款59.73亿元,比年初增加6.14亿元。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7元,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6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2元,增长8.0%。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全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但与全市“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较,农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一季度,全县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9.8:43.9:36.3,虽然比去年同期的21.0:45.1:33.9有所好转,但一产业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三产业低于全市6.7个百分点。
(二) 各项评估指标支撑不明显
一季度,全县工业用电4163万度,比去年同期减少309万度,下降7.0%,其中,3月用电量大幅下降,很大程度影响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季度,全县商业增值税排位靠后,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在全市的排名。
(三) 投资动力不足,保持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一是投资项目个数偏少;二是新开工重大项目不足,投资支撑不明显。
(四) 工业平稳增长压力大
一是全县工业用电大幅下降,支撑作用不强;二是小型企业数量多,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工业经济仍处于粗放型阶段,从产品科技含量来看,低附加值的多,高附加值的少,另外市场销售稳定性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四是研发能力滞后,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
三、几点建议
(一)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立足优化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企业,把优化投资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从整体上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部门;鼓励创新服务业,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加快项目建设及项目入库工作
一是进一步做好项目储备,特别是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项目储备不足是投资增长缓慢的短板,要加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加快推进在建大项目的建设进度,为今后投资可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二是不断加快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入库工作。对全县的重点投资项目,逐个项目明确责任单位,着力帮助解决部分投资项目因立项、施工合同、现场施工照片等入库材料不全致使无法入统的问题,做到拟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抢进度,竣工项目快投产。
(三)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抓环境优化。化解工农矛盾,为企业全力打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二是抓要素到位。既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确保重点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生产建设用电,又抓水、煤、油的供应服务,解决企业生产、销售中的后顾之忧,助推企业健康平稳运行。三是抓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优化产品升级,以含金量提升附加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扶持企业产品迈向中高端,打造质量品牌。四是抓新增“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支撑。在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经济难以长期保持高位增长,一直以来全县服务业发展滞后,近几年服务业发展才有了新起色,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两年,弥补工业增长放缓的不足,成为推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推手。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