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一季度衡阳县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2018-04-28 09:04      来源:衡阳县统计局     浏览量:
字体:

  一季度,全县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带动为驱动,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三大战略,经济运行取得良好开局。

  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75、2.53和4.9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9.2%、30.9%和59.9%。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从增速看,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4.7亿元,增长15.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增长11.0%。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亿元,下降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1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7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2元增长8.7%

  (二)从同比看,多项指标快于同期

  一季度,多项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三)从目标看,主要指标达到预期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年度目标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年度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年度目标1.4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任务超序时进度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年度目标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年度目标0.2个百分点。

  (四)从排名看,指标位次有所提升

  在全市7县(市)中,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首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排名第5、第4、第5位。

  (五)从运行看,速度提升活力增强

  1、农业稳中有增。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99亿元,增长4.0%增速高出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6亿元,增长14.4%增速高出上年同期4.7个百分点县春耕备耕进展顺利,来势较好,农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增的局面。

  2、工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7.3%,增速高出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轻工制衣制鞋、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陶瓷、建材等支柱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工业用电8113万千瓦,下降0.89%

  3、服务业发展提速。1-2月,全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增长20.6%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8%新兴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电商产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幅均在20%以上。一季度,全县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9%,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5.1%和25.7%。

  4、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38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64万元,下降1.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3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75万元,下降4.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0.25%。公共财政支出1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6亿元,增长13.15%。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91.58亿元,比年初增加34.09亿元,增长9.5 %;其中住户存款303.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69亿元,增9.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4.34亿元,比年初增加11.05亿元,增长9.7%。

  5、房地产投资逆势而上。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9亿元,增长80.2 %,其中住宅投资完1.71亿元,增75.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3.3%,增速位于全市首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7.1个百分点。

  6、创业氛围日渐浓厚。一季度,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44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143户、个体工商户601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4.83亿元,同比增长73.1%,其中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涨幅较大,同比增长77.2%。

  7、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业增9.0%,零售业增11.3%。商业增值税同比增长24.0%

  8、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全县进出品总额2266万美元,增长13.1%。其中,出口总额1966万美元,进口总额300万美元。1-3月,游客总人次195.34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总收入23.46亿元,同比增长25.8%。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DP核算基础数据质量下降。一季度,全县GDP核算基础数据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商品房(含期房、现房)销售面积、农业增加值外,其他数据均不理想。如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电信业务总量增速、邮政业务总量增速排全市七县(市)最后一位,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0、66.64、10.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市七县(市)第6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速、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增速排全市七县(市)第5位,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9.5、13.9个百分点;财政八项支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尽管分别增长17.9%、30.8%,但增速仍排在全市七县(市)第4位,这两个指标阶段提升空间将进一步收窄对GDP核算的影响程度将会相当大。

  (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季度,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持续处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下方低位徘徊,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以往的主引擎逐步变为次动力。由于产业结构欠优、重点行业生产放缓、新兴增长点不多等原因,全工业增长回升动能仍显不足,下行压力持续较大。企业劳力不够导致开工率不,企业用电量下降没有满负荷生产,产品销售不畅效益下滑新增规模企业少缺乏经济持续增长有力支撑。

  )消费需求增长面临困境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全市七县五区最后一位一方面是在电商发展迅速、网上零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县限上批零行业电商单位发展不充分,存在严重的购买力外流限上批零住餐直报企业平台数据大幅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一些高档星级酒店宾馆尚未成功转型,而中小型酒店、餐饮店实力偏弱,部分住餐企业营业额下降过快,消费模式仍待升级创新再一方面是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增长乏力,目前我县批零住餐直报企业44家,数量不多且体量不够,骨干企业严重偏少。

  (四)投资需求长压力较大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较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7.6%,较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一是在库项目数减少。一季度全县仅新增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 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4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个,同比下降23.7%;5000万元以下在库项目6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个,同比下降31.6%。二是剩余投资额有限。在库的45个大项目中已完成投资的有8个,另外37个剩余投资额仅为73.62 亿元。从投资存量看,难以支撑2018年全县投资14%的增速目标。三是个别乡镇、部门对投资工作不重视。部分乡镇、部门在没有大项目的情况下,对小项目不梳理不挖掘,造成一季度没有任何投资进度;部分乡镇、部门对大项目不能有效协调造成项目不能按实际投资情况上报,上报投资额偏小。

  三、对策建议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断巩固,国内经济发展的韧劲和持续性不断增强,为全县经济稳中向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一季度,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压力较大。下阶段,全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建设“五个衡阳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振兴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定农业保增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基地提质、品牌提升、企业做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批具有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品牌,努力把全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确保全县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稳步改善。

  (二)狠抓工业稳增长。一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扶优汰劣、变革求新、松绑减负、靠大联强,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陶瓷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对已签约的工业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力争早日投产实现产值。二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把园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三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企业政策性奖励尽快兑现到位,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问题。是对在库工业企业要加强监测调度,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对企业的统计人员要加强指导,做到应统尽统,杜绝错统漏统现象。

  (三)抓投资项目拉动目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后。下阶段,抓好衡阳吉利国际汽车文化城项目珠江合创(桃李江南)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技术改造、民生社会事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重点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运用PPP模式大力推进界牌陶瓷工业园建设。破解用地、拆迁、融资、环保等“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难题,对尚未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准备、简化手续,争取迅速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投资项目储备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笼子。

  (四)加快培育新兴消费。围绕信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热点,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对新兴消费的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商平台与电商企业,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流通业态,提高消费便利性,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抓“四上”企业培育。要把“四上”企业培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开发区要细致摸排辖区内和系统内企业,对已达到“四上”企业标准的企业尽快督促申报,对未达标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力促企业早日达标入统;企业申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关,争取培育一些有规模、经营稳定、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确保入库企业“存活率”,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蓄水池”。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