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衡东县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发布时间:2018-04-27 14:44      来源:衡东县     浏览量:
字体: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 “五县五化”战略目标,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69亿元,增长8.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7个农村县(市)中排名第二。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3.8%,二产业增加值21.99亿元,增长7.0%,三产业增加值23.37亿元,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3.1、4.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7.2%、36.9%、55.9%。

  (一)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6亿元,增长14.2%。一是经济作物提质增效。一季度,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19万亩,产量预计达到9.5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新造油茶面积2.2万亩,重点打造高湖万亩油茶示范园。二是畜牧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生猪出栏31.62万头,增长3.2%;出售和自宰家禽271.2万羽,增长3.9%。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8.23:41.40:40.37调整为17.06:40.21:42.7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7和1.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亿元,增长1.6%,增速在全市7个农村县(市)中排名第三。一是税收占比提高。一季度,全县完成税收收入2.4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3.1%,税收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国税收入增长较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分部门看,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国税部门完成1.39亿元,增长37.4%;地税部门完成1.18亿元,增长6.2%;财政部门完成0.80亿元,下降32.9%。

  (四)消费品市场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4亿元,增长11.6%,增速在全市7个农村县(市)中排名第一。全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9.3%、13.0%、8.4%、10.7%。

  (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9.30亿元,增长21.9%。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85元,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2元,增长7.6%。居民存款不断增加。3月,全县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184.42亿元,增长12.2%。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投资项目增长乏力。今年以来,全县投资领域存在的困难超过以往,项目数量过少、质量不高的问题逐步显现,加之受地方债务清查工作的影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低位运行态势。从增速看,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3.7%,增速在全市7个农村县(市)中排名第六。从项目数量看,一季度,全县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42个,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从项目质量看,全县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投资额超过5亿元以上项目只有7个,10亿元的项目只有3个,20亿元大型项目没有一个,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相比,没有质的优势。

  (二)工业经济攀升乏力。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比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一是工业经济仍然疲软。3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下降37.1%。针对工业转型,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传统经济支撑的的局面尚在过渡期,根本性未大幅度改变,新的工业增长点还在培育,工业经济支撑能力不足。二是企业仍存在缺乏资金、招工难等问题。全县很多企业负债经营,盈利少,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缺乏流动资金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受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存在招工难情况,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湖南和畅(衡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常生产需要1500余人,目前企业只有300余人,工人缺口大。

  (三)新增企业入统乏力近几年,全县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离不开新增“四上”企业,尤其是月度新增。一季度,全县新增“四上”企业为零,新增工作的放缓,严重影响全县经济的发展动力。

  三、下阶段的对策建议

  (一)狠抓投资项目建设。全面招商引资,针对投资额大、对经济拉动大的好项目,尤其是创新型的优质实体产业项目,要不遗余力的采取多种措施,发挥“组合拳”功效,提供良好行政服务,全力促成投资项目竣工投产。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实施湘泵公司节能汽车零件(油泵)智能制造项目、衡阳大浦通用机场、日产1200吨超白太阳能玻璃等项目,集中力量攻坚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狠抓工业转型升级。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围绕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化工、建筑材料、轻工陶瓷、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升级的目标,侧重增强有色金属企业升级提质,开发高科技、低耗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自主品牌,切实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狠抓“四上”企业新增。经科信局、住建局、商粮局、发改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四上”企业新增工作力度,确保全县经济总量的有效扩大。统计部门要以“应统尽统”为基本原则,加强统计服务,对相关部门、企业申报工作加强业务指导,确保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入统,确保真实全面反映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