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贡椒发展现状
衡东县种植黄辣椒历史悠久,其中三樟镇尤为知名。湘江泥沙淤积形成的特殊沙质土壤,赋予了三樟黄贡椒独特的风味,为辣椒中的精品,是目前衡东土菜系列中最主要原材料之一。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衡东籍状元彭浚把黄辣椒带入宫廷,皇帝品尝后,龙心大悦,遂封为贡品,并年年进贡。三樟黄贡椒是“衡东土菜”之魂,已成功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区域品牌。衡东县三樟镇被国家辣椒新品种推广中心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联合授予“中国黄椒第一乡”的美誉,“三樟黄贡剁椒”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金奖”。
2017年,衡东县黄贡椒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黄贡椒20000多吨,黄贡椒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产值4.02亿元。作为“衡东土菜”必不可少的佐料,黄贡椒伴随着“衡东土菜”声名鹊起,也大幅提升了知名度,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年到了黄贡椒采摘季节,全国各地餐饮业主和各地商家慕名前来抢购。衡东县在三樟镇创建了黄贡椒特色产业园区,以油麻、金山、集富等村为中心的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辣椒2000多吨,中心示范基地400余亩,大棚面积140亩,现有衡东常青黄椒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绿源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衡东永志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衡农副食品厂等入驻园区内。园区根据“建一个园区、兴一片产业、带一片区域、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思路,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园区”的综合运行模式,以产业园区与合作社为载体,通过直销、农超对接、订单农业和企业加工等方式,形成产销一体化,统一进行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提供信息、制订质量标准。
二、黄贡椒发展存在的问题
黄贡椒作为“衡东土菜”之魂,目前在发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量不高。目前,全县黄贡椒亩产仅1000公斤左右,较其他品种辣椒平均亩产1400—1600公斤的产量相比单产明显偏低。其次,全县黄贡椒种植面积仍然不大,仅有13家农民合作社以种植黄椒为主,规模种植有待进一步扩大,产量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是制约黄贡椒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是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以黄贡椒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规模工业企业仅四家,分别是衡东兴薇三樟黄贡农产品有限公司、衡东县庆发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御鸿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一有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值合计也仅有2.8亿元左右。加工技术简单,产品单一,制约了黄贡椒加工附加值的提升。
三是生产波动性大。辣椒生产受多方影响,市场价格很不稳定,有的年份黄贡椒可卖到14元/公斤,而有的年份1 公斤仅可卖8—10元,这一现象导致黄贡椒种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遇到价格高的年份,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刺激,导致来年种植面积大增;遇到价格低的年份,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导致来年种植面积减少。由于市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供求信息并不十分明朗,因而黄贡椒生产波动性大这一现象仍然存在。
三、黄贡椒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制种基地。与相关部门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合作,申报专项课题,就如何对黄贡椒品种提纯、复壮、制种、育苗、精准化种植、轮作等黄贡椒种植全过程进行科学研究试验,使黄贡椒品种提纯复壮、抗性增强、品质提高、单产增加。
二是新建黄贡椒育苗基地。目前黄贡椒种植水平参差不齐,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育苗条件和技术不够先进,要建设专门的大棚育苗基地,利用大棚育苗技术避开寒潮,提早育苗,提早移栽,努力提高单产。政府采取适当补贴的方式,以成本价格或免费供应农民栽种,解决种植户育苗难的问题。
三是加工龙头企业带动,黄贡椒产业协会拉动。一方面黄贡椒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黄贡椒产业整体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黄贡椒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定购合同,设定最低保护价,切实保护种植户的利益,保证黄贡椒原材料及时供应、收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