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显著改变了交通的面貌。市民交通出行的工具也趋于多元化,为了解衡阳市市民交通出行的方式情况,衡阳市统计局民调中心开展了衡阳市市民交通出行方式的调查,现将调查状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方案设计。全面走访衡阳城区,通过调查市民交通出行方式,了解衡阳市市民对各种交通工具的满意程度,收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组织。市统计局民调中心根据调查任务,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调查方式。采取面访和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市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问卷1453份,占抽样总量的96.87%。
二、主要特点
(一)网约车已融入市民的生活。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目前网约车的平台有滴滴,优步、易到等。调查数据表明,衡阳市民出行交通工具选择中,32.52%的市民选择公共汽车,20%的市民选择私家车,19.73%的市民选择网约车,13.42%的市民选择步行,14.33%的市民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可见网约车已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交通工具融入衡阳市民的生活,调查中发现使用网约车的市民以中青年为主,他们表示网约车方便快捷,不需要找停车位,且费用比开私家车低,缓解了去市区的拥堵及停车难的问题。
(二)共享单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短期时间内,酷骑单车、智享单车、摩拜单车已在衡阳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享单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深受市民的喜爱,尤其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青睐,调查中发现学校旁边的共享单车,使用频率最高。
(三)衡阳即将进入“云轨”时代。在调查中,许多市民都知晓衡阳首条云轨试验线将于年内开工,明年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远期规划建设六条云轨线路,将与比亚迪在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纯电动汽车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全市首条“云轨道”试验线即将开工,“云轨”时代即将到来。
(四)市民选择出行工具注重方便性与安全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民在选择交通工具出行时注重方便性与安全性。数据表明,有38.05%的市民在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时会考虑方便性,有15.89%的市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会考虑舒适性,有31.13%的市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会考虑安全性,有9.93%的市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会考虑低碳环保,还有5%的市民会考虑其他的因素。由此可见,方便性与安全性成为市民交通出行的首选因素。
三、交通出行存在的问题
(一)市民呼吁公交车管理还需改善
公交车作为传统的交通出行工具,也反映着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同时也是缓解打车贵、堵车多、停车难诸多问题的重要渠道。
在调查中,许多市民对公交车也提出了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公交车夜班车太少、等待时间过长、卫生状况不佳等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4.33%的市民认为公共汽车的夜班车太少、收班早,22.20%的市民认为公交待车时间过长,12.20%的市民认为公交车的服务态度差,10.33%认为公交路线太单一,9.40%市民认为车辆状况差,7.48%市民觉得乘坐公共汽车财产安全没有保障,6.53%市民觉得个别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7.53%市民对公交的现状还是保持支持的态度。
(二)市民建议网约车安全问题还需关注
网约车给市民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因为网约车的“低”准入门槛,司机素质良莠不齐,直接增加乘客的乘车风险。当前,网约车平台只能监管到手机而不能监管到车辆的漏洞,埋下了安全的隐患。调查中市民反映,自深圳、长沙等地出现网约车安全事件后,他们对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心存余悸,许多女性市民不敢单独叫网约车。调查数据显示:26.92%的市民对网约车的现状还是比较满足,19.97%的市民认为网约车安全性差,17.73%的市民认为网约车的价格偏高,13.66%的市民认为网约车有点不守时,12.38%的市民认为存在约不到车的情况,还有9.34%市民认为网约车服务还是不到位,亟待改进。
(三)市民提出共享单车管理还需加强
为了提倡环保,国内出现了“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事物,短时间就赚足了关注度,但是在使用和维护的方面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调查数据显示,12.65%的市民对共享单车现状基本满足,41.59%的市民认为共享单车管理混乱,22.76%的市民认为它的退款慢,甚至存在不退款的情况,12.50%的市民认为共享单车安全性比较差,10.50%的市民认为共享单车的操控性差。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迅猛,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新痛点”,由于管理不好,无法维持正常运转,许多市民反映共享单车的压金也退不出了,压金无法退出造成共享单车信誉下降。
(四)市民环保出行意识还需加强
随着绿色出行工具的出现,环保问题被市民所关注,但市民低碳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调查数据显示,38.04%的市民在选择出行交通工具时会考虑方便性,15.89%的市民会考虑舒适性,31.07%的市民会考虑安全性,5%的市民选择了其他,只有10%的市民会考虑低碳环保。可见,加强市民环保出行的意识势在必行。
四、对交通出行的建议
一、完善公交车的管理
政府部门要在城市公交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督和管理;强化公交司机队伍建设;完善公交车播报设备,及时播报线路名称、车辆行驶方向和站点名称;加强公交车运营管理,严格按照确定的公交车路线和时间运营,不能因人少或其他原因擅自改变路线和时间;重新制作站点路牌,标明运行线路,首末班车时间、本站和沿途停靠站点名称,开往方向等等,切实为群众出行乘车提供便利。
二、加强网约车安全的管理
实行政府设立标准、平台管理、政府监管的模式;建立健全“网约车”平台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约车驾驶员管理,促进网约车良性发展;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提供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网约车”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和投诉及时反馈机制;促进“网约车”监管科技化。
三、规范共享单车的管理
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共享单车的有关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对骑行人应有一定约束力和行为规范。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和系统化管理措施,编制道路系统自行车停放或设置导则,指导停放设施规划建设;鼓励共享单车企业为使用者购买保险并承担事故先行赔付责任,明确对共享单车运营周期中企业维修、收回和报废的责任。
四、强化市民的环保出行意识
市民的交通出行注重安全性和方便性,环保意识薄弱。由此可见,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推广还要加强,需要环保部门或志愿者多走进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市民宣传低碳出行的知识,相关部门的宣传应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与增加宣传途径,让低碳出行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