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17年上半年衡南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0      来源:工业科     浏览量:
字体: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工业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县以“一区两园”为平台,突出规划引领、创新驱动、梯次发展,认真抓好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政策服务,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上半年实现工业经济呈现低开稳走、稳中向好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逐月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居全市七县市第三位。从今年2月份到12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9%、6.4%、6.5%、6.4%、6.6%,基本呈逐月上升态势。

  2、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上半年,轻工业同比增长15.4%;重工业同比增长7.5%,轻工业增速明显快于重工业,同时,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调整为46.2:53.8。

  3、重点行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较好。五大重点行业非金属矿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完成工业同比增长11.7%,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4.4%,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从效益指标来看,五大重点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税总额3.7 亿元,增长6.9 %;科技经费支出总额0.3亿元,同比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上半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0%。

  4、重点产品产量增多降少。上半年,全县重点监测的30种工业产品中有2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钨精矿、大米、混合饲料、罐头、酱油、饮料、无纺布、复合木地板、家具、多色印刷品、商品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排水管、十种有色金属、输送机械、灯具及照明装置、电子元件、自来水等17种产品增速达到10%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桩、电动机、光电子器件等3种产品降幅达10%以上。

  二、当前工业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受价格指数上升影响,增加值增速回落明显。上半年受价格指数上涨影响,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从五大重点行业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上半年价格指数均呈上涨态势,分别为106.11、11.19、102.36、101.32、103.55,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8.98个百分点、3.57个百分点、1.77个百分点、2.32个百分点、4.21个百分点。

  2、工业用电量大幅下滑。6月,我县工业用电量2720.1738万千瓦时,上半年累计工业用电量16543.6557万千瓦时,分别同比下降44.2%、32.2%,同比分别回落77.9个百分点、82.0个百分点。从我县前二十位工业用电大户上半年用电情况看,用电量大幅下滑的主要为钢材、建材、水泥等传统行业,其中金誉化工、车江南方水泥、衡南南方水泥、天津大桥、旺发锡业上半年用电量分别同比下降65.7%、40.6%、37.6%、29.6%、1.5%。而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供电、供水等主要用电行业上半年用电量受宏观经济及政策影响较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中科光电、自来水、得意电子、年年红新型建材、水利电力等用电大户上半年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34.8%、21.7%、12.9%、12.2%、2.8%。而造成我县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大幅下滑的主因有二:1、受去产能、去库存等结构性改革因素影响大。衡南南方水泥、车江南方水泥、金誉化工这三家去产能、去库存重点企业上半年用电量为1590.0万千瓦时,占全县上半年工业用电量的10%,较上年同期减少1556.7万千瓦时,拉低全县工业用电量70.6个百分点;2、受环保专项整治影响大。根据国家、省、市环保整治行动部署要求,我县对27家违法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了取缔拆除,主要为水泥砖瓦建材厂、造纸厂、小矿山;对36家无环保手续、污防设施不到位企业采取停水、停电、停止生产等措施,主要为水泥砖瓦建材厂、餐具消毒厂、采石场;对30家环保手续不全、污防设施不到位企业采取停水、停电、停产,整治到位经批准后才可恢复生产等措施,主要为水泥砖瓦建材厂、采碎石场,其中包括8家规模工业企业(泓盛砂石、红发建材、方源采石、礼桂采石、鸿发石业、长兴采石、良友采石、闽乐建材),从而导致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大幅下滑。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申报工作进展滞后。上半年我县没有申报规模工业企业。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1、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应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衡南工业“升级版”。

  2、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要出台具体措施尽快帮助环保手续不全、污防设施不到位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尽快达标复产,同时,建立防控机制,确保整治有效、长效。

  3、部门联动,推动规模工业入统申报工作。没有新增企业,就没有增长动力。下阶段,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企业健全有关申报材料,加快对申报企业相关证件的审核和变更等手续;对有接近达规标准的企业,要及时安排人员深入企业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精准服务,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