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企业经营状况平稳,预期信心乐观——衡阳市一季度企业景气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4 00:00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量:
字体:

  企业景气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对企业经营者就当期的生产经营、盈利、资金使用、用工、相关政策落实等情况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企业、行业运营情况的判断,来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预测经济发展变动趋势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目前,我市有1441家规模以上(限额以上)单位参与企业景气问卷调查,其中:工业307家,建筑业230家,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395家,批发零售业24家,住宿餐饮业9家,其他服务业476家。2017年一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全行业景气指数117.69,全行业企业信心指数119.79,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整体平稳,预期信心乐观。

  一、企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调查显示,91.6%的企业对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肯定态度(良好或一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22.5%的企业对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评价良好。从14个行业门类来看,有8个行业的企业对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评价乐观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生产经营稳定。87.7%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平稳。分行业看,工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生产效益状况来看,84.4%的工业企业生产能力较上季度相比增加或不变。67.4%的建筑业企业新签订的工程合同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95.8%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本季度商品销售增速比上季度加快或持平。86.6%的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本季度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从规模上看,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占比较高。整体趋势与行业运行状况评价保持一致。

  (二)盈利状况回暖。72.6%的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或持平,高于同期2.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面有所扩大。工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或持平占比分别为80.8%、65.7%、56.3%、100%、55.6%、82.8%。其中,工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比例大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用工需求持平。89%的企业本季度用工需求比上季度上升或基本持平,高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其中,11%的企业本季度用工需求比上季度上升,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企业用工需求进一步扩大。从规模上看,用工需求增加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

  (四)税费负担缓解。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减税降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企业税费负担有所缓解。调查显示,91.7%的企业本季度税费负担比上季度减轻或基本持平,占比环比上升7.8个百分点。其中,有5个行业的企业本季度税费负担比上季度下降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企业预期信心乐观

  27.6%的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高于本季度行业运行状况乐观评价5.1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下阶段行业总体运行状况信心加强。

  (一)生产经营预期乐观。89.5%企业对下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预期持肯定态度(乐观或一般),高于对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肯定态度的企业1.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9个行业的企业对下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预期乐观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生产效益预期看,93.8%的工业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与本季度相比加快或持平。91.7%的批发零售业企业预计下季度商品销售增速比本季度加快或持平。77.8%的住宿餐饮业预计下季度业务量增速比本季度加快或持平。85.3%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下季度商品房平均销售(包括预售)价格预计比本季度上升或持平。

  (二)用工计划增加。91.9%个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用工计划比本季度增加或持平。预计下季度企业用工计划增加的企业比例进一步提升,高出企业本季度用工需求比上季度增加占比1.5个百分点。其中,预计用工计划增加比例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4个行业。工业用工需求增长较快,预计下季度用工计划比本季度增加的企业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三)投资意愿加强。84.2%的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本季度增加或持平。其中,工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企业投资意愿增强显著,预计下季度投资增加的企业比例分别超过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调查显示,26.7%的企业反映资金周转困难,其中,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占比较高。而在资金周转困难中融资难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国家信贷政策制约以及企业发展求稳保守。因此要解决企业融资难首先政府要在税收方面进一步优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其次将政府资金、政府公信力和约束力结合在一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获得贷款。三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完善和强化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化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政府性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积极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搭建增信平台,进一步简化担保手续,减低企业融资的成本。五是规划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着力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的广度。调查显示,近8成的企业反映未受益于相关政策的帮助和支持,表明企业受政府扶持政策的程度不高。建议一是建立科学的政策落实效果评价机制,评估政策落实效果;二是将政策落实效果与政府绩效考核挂钩,提高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力度;三是认真调研,了解政策难以落实的关键点,针对性解决问题;四是形成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督促各相关部门抓落实;五是加大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并主动申请政策帮助。

  (三)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调查显示,40.6%的企业反映招工困难。“招工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企业招工问题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搭建各级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劳动力市场,最大限度满足供需要求。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建立跨区域劳务协调机制。三是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五是引导企业合理调整劳资分配比例,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