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四上”企业新增稳定 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发布时间:2016-11-30 00:00      来源:普查中心     浏览量:
字体:

  “四上”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的活跃状况。今年以来,随着各级领导关注度的提升,衡阳市“四上”企业新增始终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新增企业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一、主要特点

  1-11月份,衡阳市新增“四上”企业12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2个,居全省第6位。

  (一)“四上”企业新增平稳,但行业间企业新增差异较大。1-11月,全市新增“四上”企业居全省第6位。从行业分布看,我市增长主要由新增房地产企业带动,新增房地产企业62个;工业企业新增2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资质建筑业新增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批发零售业企业新增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7个;住宿餐饮业无新增企业,较上年同期减少7个;服务业企业新增20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个。(详见表1、表2)

    

表1 衡阳市1-11月份分专业“四上”企业新增情况表

单位:家

专业

1-11月份

上年同期

增减

工业

27

24

3

建筑业

7

4

3

房地产经营业

62

30

32

批发和零售业

7

14

-7

住宿和餐饮业

0

7

-7

服务业

20

22

-2

合计

123

101

22

 

    

表2 1-11月全省分市州、分专业“四上”申报情况

地区

合计

工业

建筑

批发和零售

住宿和餐饮

房地产

服务业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全省

              

长沙

455

1

105

1

18

1

170

1

26

1

66

1

70

1

株洲

99

9

22

11

9

5

20

7

1

8

30

3

17

6

湘潭

139

5

36

8

12

2

22

6

4

6

9

13

56

2

衡阳

123

6

27

9

7

6

7

11

0

12

62

2

20

4

邵阳

200

2

85

3

0

13

70

2

15

2

16

9

14

9

岳阳

59

12

19

12

12

2

0

13

1

8

27

4

0

14

常德

101

8

40

7

0

13

20

7

8

4

16

9

17

6

张家界

39

13

17

13

1

11

0

13

1

8

9

13

11

10

益阳

92

10

55

5

3

9

9

10

0

12

17

8

8

11

郴州

190

3

60

4

12

2

39

3

11

3

19

6

49

3

永州

186

4

95

2

7

6

30

4

8

4

27

4

19

5

怀化

60

11

23

10

5

8

10

9

2

7

12

12

8

11

娄底

114

7

47

6

3

9

28

5

1

8

18

7

17

6

湘西

37

14

11

14

1

11

3

12

0

12

15

11

7

13

 

  (二)城区与县区新增企业数整体均衡,但行业分布差异逐步凸显。1-11月份,全市城区(五城区及两园一区)共新增“四上”企业61个,县域共新增“四上”企业62个。从行业分布看,城区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1-11月份,城区三产业行业共新增企业20个,比县域多13个;县域工业新增优于城区。1-11月份,县域共新增工业22个,比城区多17个。(详见表3)。

    

表3 衡阳市1-11月分县市区、分专业“四上”企业申报情况

单位:个

 

合计

工业

建筑业

批发

零售

住宿

餐饮

房地产

服务业

全市

123

27

7

2

5

0

0

62

20

珠晖区

3

0

0

0

0

0

0

3

0

雁峰区

8

0

1

0

0

0

0

7

0

石鼓区

19

0

0

2

1

0

0

4

12

蒸湘区

8

1

0

0

0

0

0

7

0

南岳区

9

0

2

0

2

0

0

2

3

衡阳县

6

0

3

0

0

0

0

3

0

衡南县

14

8

0

0

0

0

0

5

1

衡山县

1

0

0

0

0

0

0

1

0

衡东县

9

7

0

0

0

0

0

2

0

祁东县

12

2

0

0

1

0

0

9

0

耒阳市

11

1

0

0

1

0

0

6

3

常宁市

9

4

1

0

0

0

0

4

0

开发区

10

0

0

0

0

0

0

9

1

白沙工业园

0

0

0

0

0

0

0

0

0

松木工业园

4

4

0

0

0

0

0

0

0

 

  (三)“四上”企业新增进度不均衡,呈前少后多型。6月~11月全市新增“四上”企业共112个,占新增企业总数的91.1%。(详见图1)

 

  (四)新增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新增仍显不足。1-11月,工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皮革制造、家具制造、石灰混凝土生产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共计16个,占全市新增规模工业近六成。服务业企业中,批发零售、居民服务、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等传统服务企业占整个新增服务业企业一半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投产见效慢。从今年申报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建设周期较长,投产见效慢,迟迟无法入统。如:常宁市的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从发改委批文上看,2013年项目获批建设,但截至目前仍无收益,达不到入统要求。

  (二)“个转企”工作推进乏力。按照统计标准要求,单位要进入“四上”企业范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法人身份,二是经营状况达到规定标准。从申报情况上反映,截至目前,由个体户转为企业而入统的公司仅4家。从全市情况来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达标个体户较多,但推动其转型困难也较大。

  (三)企业申报主动性较差。由于入统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质上的帮助,反而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因此很多企业对于申报“四上”企业主动性差,工作衔接难度大。甚至一些企业通过转成个体户退出“四上”企业范畴。

  三、几点建议

  (一)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基础上抓项目落实。项目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集聚的载体,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抓项目。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着力解决好项目落地的问题。完善分级分层调度机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引导各地把抓项目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发展指标上、体现在发展后劲上。

  (二)在加大“个转企”工作力度基础上抓成果夯实。

  “个转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营者思想上的转变、经济环境的促进,因此持续的政策引导是基础。针对个体工商户转企的疑虑和担心,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政策层面加以明确和固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经济环境,切实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转企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保证成功转型后的各项政策的稳定性,确保“个转企”成果得到夯实。

  (三)在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基础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消解过剩产能,通过继续简政放权,降低税负,为企业减负松绑。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落到实处,淘汰僵尸企业,为创新性、有活力的企业创造更宽广自由的空间。以市场化手段让生产要素从夕阳产业向“希望”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调整,从而全面推动衡阳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