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衡阳市2016年1-3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2016-11-03 00:00      来源:社会科 何登峰     浏览量:
字体:

  

     20161-3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加大。

   一、基本状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1-3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71.5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39.5亿元,同比增长18.2%,高新技术出口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133.8%;高新技术产品上缴税金16.4亿元,同比增长2.7%

  (二)高学历研发人员增加,研发经费稳步提升。1-3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1582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人员7341人,增长19.3%;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7.7%

  (三)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加强。1-3季度,全市科技企业申报各项专利712项,同比增长6.6%,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39项,增长1.2%,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达658项,同比增长65.7%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衡阳市虽然已经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在高新技术产业九大领域中,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其他类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均不到8%,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这个领域,目前在我市还是空白。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均超过20.0%以上。各领域间的发展不均衡。

  (二)非工企业整体数量偏小。从长远看,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非工业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而衡阳的工业企业几乎主导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非工业企业面临单位基础薄弱、整体规模偏小的双重困境。20161-3季度全市高新企业非工单位数为7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的比重为2.3%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过低。20161-3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为2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9%,占比不足3%。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一般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8%。因此,我市在企业的研发投入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渐淘汰劣势产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解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高新产品低附加值、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等结构问题。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对高新技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仅通过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制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以技术演进路径指引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通过自我强化机制在竞争中胜出。

  (二)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从宣传的力度和优惠政策的落实两方面着手,鼓励企业申报,特别是要关注农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企业。一些已经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基地的成熟科技企业,要积极抓紧抓好培育和申报工作,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力争高新技术资格认定企业取得新的突破。

  (三)做大做强创新平台,加快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一方面,针对有科技潜力的企业,加强与高校的结合,搭建“创新平台”,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的必然趋势。全市现有9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校的科研人员加入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与高校建立多种形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走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企业发展之活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