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雁峰区2016年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9 00:00      来源:雁峰区统计局     浏览量:
字体:

  今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经济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因素不断累积,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还不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巩固稳中向好势头。

  一、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61-6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6亿,增长9.1%,并列排城区第三;财政总收入9.1亿,增长10.4%,并列排城区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排城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8亿,增长15.5%,排城区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52亿,增长11.4%,排城区第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38元,增长10.5%,排城区第一。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与一季度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9亿元,累计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4.64亿元,累计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77亿元,累计增长12.1%。地区生产总值高出年初目标0.1个百分点,全区经济总体运行稳中向好,对照目标有喜有忧。

  ----从产业结构比看

  从三次产业结构比来看,二季度,工业成为发展支柱,三产对GDP贡献率降低,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三产发展不稳因素。

  ----从全国全省全市看

  全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速比较,呈现五高一低。1-6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项指标分别增长9.1%6.9%15.5%10.4%10.5%,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从对照年初目标看

  在列入全市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小康建设等考核的六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对照全区年初制定的目标,呈现三高三低。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财政总收入增长10.4%,这三项指标达到了年初目标值,分别超过0.10.5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6.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4%,这三项指标分别低于年初目标值2.14.51.6个百分点。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工业运行增长困难

  规模以上工业6月完成产值20.31亿元,1-6月累计完成104.89亿元,累计增幅7.1%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9%

  从全区的现状来看,工业前十强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全区工业发展起了主导作用,1-6月,工业前十强企业完成产值56.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62%。新常态下,从十强企业的生产情况来看,受市场、土地等因素影响,1-6月,十强中有6家企业的累计增长为负,最高负增长达到了-46.4%,而4家正增长企业,增长颇缓,分别为0.4%9.2%4.9%6.2%。从工业增加值运行情况来看,全区工业发展呈“V”型势态,目前正缓慢回升。

  (二)投资活力有待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月完成54.8亿,增幅15.5%。其中5000万以上1-6月完成31.1亿,增幅-10.89%5000万以下1-6月完成16.7亿,增幅111.4%;房地产1-6月完成7亿,增幅51.2%。从投资结构来看,区投资发展已经失衡。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增长已达峰值,房地产投资增长超过50%,而5000万以上投资增幅为负,表明5000万以上投资极其缺乏,5000万以下投资过旺,此种发展结构不合理。

  (三)服务业贡献不足

  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来看,1-5月,全区限上零售增长率一直处于全市极低区间,1-6月,限上零售额增长有所进步,增长16.2%,但比全市平均水平17.2%1个百分点,处于全市的偏低区间,50分的权重得分,全区得分36分。社零新增企业贡献率为0.3%,这指标依然是全区社零的短板,10分的权重得分,全区得0.2分。

  从住宿业来看,全区1-6月住宿业营业额增速为6.0%,比全市平均水平7.1%1.1个百分点,排全市最后一位。从批发业来看,全区1-6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为9.9%,比全市平均水平10.1%0.2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7.1%,排全市倒数第二位。以上五项指标都造成服务业贡献不足,三产比例减弱。

  (四)居民收入持续领跑,后期压力增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第1季度10.8%、第2季度10.5%的增幅,连续两个季度领跑全市,虽然全区这个指标排名较好,但也存在压力。从数据上报情况看,第2季度全区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报数较第1季度整体回落,主要原因有:一是样本总量发生变化。市国调队将全区的奇峰村作为城镇可支配收入样本点计算,全区的城镇样本总量从40户增加到50户,家庭人数从116人增加到166人,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导致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下降;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评估体系继续发生变化。宏观指标部分从1季度的7个指标增加到10个,考核难度加大。而全区第2季度的宏观指标不太乐观,综合评分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个指标在全市城区排名靠后影响。

  四、几点建议

  (一)扩大合理有效投资

  一是加大项目新增,1-6月,5000万以上入库报数项目48个,5000万以下项目100个,房地产项目19个,完成总投资54.8亿,离年初目标140亿相差85.2亿,完成进度为全年39.14%。下阶段必须在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上下功夫,在新的投资统计制度下,尤其是要抓好5000万以上项目的入库,才能确保区委经济会议目标的落实。

  (二)增加工业经济总量

  一是确立“小升规”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小升规”培育后备库。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逐一诊断把脉,指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技术并购等方式,上项目、扩规模、提产能,实现做大做强。三是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借此带动本地企业发展,增加经济总量。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从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反映出,二季度三产发展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在四城区一直在排在第四位,反映出传统服务业和新兴业态急需要发展。此外全区总部经济以及大型批发市场受历史原因与地域影响,大型专业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落后于石鼓区、珠晖区,在现行国家统计制度下,对全区第三产业的各类经济指标非常不利。

  当前,全区经济运行虽总体保持稳中有进、企稳向好的态势,但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部门协同配合,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