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对衡阳小微企业创新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6-05-23 00:00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微企业作为衡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衡阳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和后劲。最近,我们走访了部分企业和市直相关部门,就小微企业创新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研情况看,企业重视创新,创新的意识明显加强,创新活动开展活跃,创新形式多种多样,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得到落实。但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仍制约着企业创新的广泛深入开展。

一、  小微企业创新活动开展情况

(一)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从调研情况看,小微企业对创新,特别是产品研发的重视度普遍提高,重点研发项目投入力度加大,项目成果明显,企业技术优势开始显现。如湖南森香木业有限公司,为顺应装饰装修行业向“工厂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投资5千万引进了先进工厂化装修生产线,年销售额8千多万,预计明年达到1.6亿元。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其一种复合拱形弯曲木梁的独创,获国家专利证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创新形式多种多样。调查看到,小微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等方面都有涉及。如衡阳市中科光电子有限公司原有生产的调制解调器(俗称“猫”)价格仅0.1元,通过创新研发,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在市场上价格提高到几十甚至几百元,价格翻了几百倍。又如湖南天衡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通过创新研发,生产玩具,到专门生产新颖而高品质的毛绒商品,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玩具龙头生产企业。  

(三)在多方面享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扶持。从调研情况看,政府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主要有:  

1)在资金方面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市政府设立了企业自主创新奖励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体系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名牌产品培育、自主创新人才引进等。  

2)在人才方面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全市以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引进自主创新人才。对于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等,给予年薪、生活补贴、住房补贴、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科研经费等优厚待遇。对企业引进博士、博士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等创新型人才,给予购买自住性住房税收和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收财政等额安排,子女上学安排到优质学校。  

3)在税收方面落实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全市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4)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凡税收归属市本级和市辖区的企业,通过衡阳市技术交易平台引进的技术成果实现技术交易,按交易额给予买方企业8%的补助,单个企业每一笔补助不超过20万元。按交易额给予交易平台机构一定补助,年底补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5推行“助保贷”。在小额贷款担保的基础上,雁峰区为更好帮助中小微企业增信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推行“助保贷”。区政府投入500万元人民币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风险补偿金,以企业、政府和银行共担风险,在企业提供不低于贷款额度50%的抵(质)押或优质专业担保机构保证等担保方式的基础上,由企业缴纳4%的助保金、政府提供授信额度10%的风险补偿资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以风险补偿金10倍的比例、贷款余额总计5000万元分期对本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0163月,缤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小微企业“助保贷”贷款480万元,这是政府密切银政关系,推动批量化营销,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有力举措。  

二、当前小微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从调查的企业情况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仍然突出。  

(一)创新动力不足。从所掌握的情况看,全市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零配件加工、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足10%,技术含量整体不高。传统行业加上创新成本的顾虑,创新欲望不强、动力不足。还有的企业虽然拥有独到工艺,可以申请专利,如科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但由于担心申请专利会导致技术泄密引来模仿等因素,加之申请过程很繁琐,尽管申报成功市政府有奖励,但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仍兴致不高  

(二)科技人才缺乏。小微企业经济实力、福利待遇和创业环境等均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存在难招人、难留人现象。调查中,部分企业反映员工流动性大,在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偏低的情况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脱离了科技岗位,转向企业管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科技人员在小企业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纷纷跳槽到了外地的大企业,使企业花费很大代价培养出来的人才转眼流失而无可奈何。人才紧缺,留才更难,这是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难的关键因素。  

(三)资金不足。一方面,受现实条件制约,政府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经费投入有限,只能依靠企业自筹解决创新投入,而企业既要维持正常生产又要进行新产品开发,资金压力更大。另外由于各类原材料的成本上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之小微企业缺乏市场议价权,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迫使有的企业通过压缩生产规模来保本经营。调查发现,资金不足的现象既普遍又突出。    

(四)创业环境还需改善。从调研情况看,一是扶持政策难于到位。目前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少,但部分企业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多,个别企业表示没有收到有关优惠政策文件,没享受到全部的政策优惠。还有就是部分政策门槛过高,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于达到申请条件。此外,有些政策缺乏明确的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难于贯彻实施。二是企业负担仍然较重。很多小微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上交的是定额税,应该说在生产正常、经营良好的年份,这部分企业的税费负担是相对比较轻的,但在市场不景气、效益下降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反映税费负担较重,而且这部分企业往往难于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服务力度仍需加大。部分基层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意识尚需增强,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大轻小”、“重数据、轻服务”的思想,且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存在。  

三、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委、市政府要把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小微企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科学规划。建议成立衡阳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形成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参与、协调服务、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服务责任,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强化督导,确保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政策棚架问题,并加大对各类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部门联动,多管齐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要通过多项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贷救急,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利率上浮、审批时间过长等制约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问题。  

(四)健全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小微企业人才、管理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在实施人才引进工程中,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要向小微企业适度倾斜,提高企业的人才支撑能力。在开展各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工作时,要面向更多的小微企业。通过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解决小微企业用地无保障的现实问题。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