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点和成效
2015年衡东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0.9%,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一)经济发展稳步前行。2015年衡东县经济发展类指标实现程度为63%,比上年提升3.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6.45亿元,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不变价)32679元,实现程度为72.6%,比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1%,实现程度为92.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2.43亿元,增长12.2%,人均财政总收入1933元,实现程度为58.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提升较大,201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0亿元,增长11.7%,实现程度为54.9%,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5年衡东县人民生活类指标实现程度为90.9%,比上年提升8.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9元,增长8.8%,实现程度74.0%,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716元,增长9.0%,实现程度98.2%,比上年提升8.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14.1%上升到16.4%,率先实现小康目标。人均储蓄存款20548元,增长13.19%,实现程度为73.3%,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由上年的88.5%上升到100%,达到小康目标。
(三)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衡东县民主法制类指标实现程度为95.7%,比上年持平。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为94.5%,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为95.0%和96.1%,实现程度为100%。
(四)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衡东县社会发展类指标实现程度为96.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实现程度为100%,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7.2%,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87.2%,医疗卫生水平为100%,教育发展水平为86.2%,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5年衡东县生态文明类指标实现程度为97.3%,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546吨标准煤/万元,资源节约意识提高。环境质量指数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8.3%,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达4.2%,国土绿化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衡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的难点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发展提质难。2015年衡东财政总收入12.43亿元,增速达到了12.2%,但税收收入只有7.0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6.5%,比上年反而下降了2.3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连年下降,表明衡东企业的增值税下降,从近五年进入前二十名的纳税大户分行业的情况来看,工业企业逐年下降,房地产企业逐年增加,工业企业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大幅滑坡。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缓慢。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9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但占GDP的比重仅为7.99%,实现程度仅为40%,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基数过低,而GDP的增速仍保持8.5%,要想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提高,实现弯道超车,必须要有高新技术增加值高速冲刺。
三是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提升难。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24.94亿元,与农业产值比为33.6%,实现程度仅为13.5%,其实现程度之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四是城镇化率难以大幅提升。衡东县2015年城镇化率为36.2%,比2014年的35.1%提升了1.1个百分点,在全市七个农村县(市)中的排名由第7名上升至第6名,但实现程度仍然只有60.3%,距离省委提出2017年湘南片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只剩下最后二年,如何实现城镇化率达标,必须高度重视。
五是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2015年全县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5.61亿元,与2014年的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6.18亿元基本持平,而2015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63.2%,比2014年下降2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全县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分类指导加快推进”的决策,针对衡东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稳增长首先是力保投资稳定增长。201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这是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来最低增速,在全市七个农村县(市)中排第6名,而且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基础建设、房地产投资偏高,产业投资偏低,在目前产业投资低迷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出台措施,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发改、重点办的部门优势,向上积极协调争项目,向下积极协调企业如实上报统计数据。稳增长其次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发挥“衡东土菜”这个名片的优势,上拓下扩,形成一个衡东土菜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
(二)着力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大浦工业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综合实力在全省89个园区中名列前茅,但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加剧,产业调整进入深水区,园内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对外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下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风,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降低园区企业污水处理成本。其次要加快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园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三)提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近三年来,衡东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滑,2013年为60.2%,2014年为58.8%,2015年为56.5%。这里面固然有企业效益下降,增值税减少的原因,同时也有国家对小规模个体户实施减免税收的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监督管理、财税部门要积极清查税源,对一些符合企业条件的大个体户,进行积极引导,转化为企业,同时对这部分个体户的税收进行集中清缴,提升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率。近年来衡东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建制镇建成区面积52.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1.6%,县城的建成区面积五年时间,由5.28平方公里增加到11.2平方公里,可谓城长一倍,人口翻一番。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人口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商品房年均销售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提升较缓慢,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增强上下协调,努力提高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
(五)科学统筹发展,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衡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程度只有40%,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实现程度为13.5%,而且按照新的分类,衡东被列入主要农产品生产地,该指标权重由原来的3%提高到4%,这项指标在今后几年必然要得到重点扶持,但在扶持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通力合作,科学统筹,说通俗点就是农业、经信、园区将具备高新技术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入园区,确保三个指标同步提高。
(六)继续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增强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从三年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康监测不仅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反映一个地方的干部的责任心,如社会安全指数中的刑事犯罪率、交通事故死亡率、火灾事故死亡率、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年报告发生数都是具有可 能突发性的指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防微杜渐,保一方平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