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15年祁东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2016-05-10 00:00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振兴祁东”的宏伟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大环境,着力营造小气候,围绕既定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和特点

    2015年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87.3%,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三类县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三类县第14位。其中五大板块实现程度分别为经济发展74.5%人民生活94.6%社会发展99.0%生态文明97.5%比上年提高了6.3、6.4、5.3、0.9个百分点,民主法治实现程度仍保持100%,分别高出全省三类县平均水平0.5、7.3、0.2、1.4、1.7个百分点。从五大板块指标的实现程度来看,监测结果如下: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74.5%,比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9项指标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程度为79.2%,提高6.3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总收入实现程度为40.4%,提高4.5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实现程度为87.9%,下降4.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为87.9%,提高0.3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实现程度为59.7%,提高18.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实现程度为88.9%,提高了2.9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实现程度为100%,提高5.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实现程度为52.3%,提高2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实现程度为88.4%,提高11.7个百分点。

    (二)人民生活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实现程度为94.6%,比上年年提高6.4个百分点。6项指标中: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程度为89.9%,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74.6%提高6.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保持10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实现程度保持100%;人均储蓄存款实现程度为86.9%,提高9.2个百分点;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实现程度为100%,提高18.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实现程度为100%,提高13.8个百分点;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实现程度保持100%。

    (三)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99.0%,比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4项指标中: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实现程度保持100%;教育发展水平实现程度为96.1%,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实现程度保持100%,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为92.2%提高1.2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水平实现程度为100%,提高19.4个百分点,其中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实现程度为100%提高38.7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程度保持100%;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6平方米,实现程度保持100%。

    (四)民主法治日益完善。民主法治实现程度保持100%。2项指标中:城乡居民依法自治实现程度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为100%

    (五)生态文明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实现程度为97.5%,比年提高0.9个百分点。3项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实现程度为100%,提高1.5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为95.8%,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污水处理率实现程度为100%提高了19个百分点,农村污水处理率实现程度为71.7%(此项指标为2015年新增指标),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实现程度均保持100%;绿化水平实现程度为100%,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实现程度为100%年持平,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实现程度为100%提高23.2个百分点。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监测结果看,五大类中实现程度最低的是经济发展,总实现程度相差12.8个百分点。其中,人均财政总收入、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全省48个三类县排靠后,分别为第44位、第33位,实现程度分别低于同类县平均水平21.8、0.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祁东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在产业结构中还占有很大的比重,2015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4.7%,在全省同类县排36位,实现程度低于同类县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全县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众多企业处于初级加工或粗加工水平,园区经济仍处于发展拐点阶段,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尚未形成。

(三)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大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52.3%,全省同类县排39位,实现程度低于同类县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存贷比为27.5%,低于全市15.4个百分点。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议和意见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实力重点项目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集中优势兵力、突破项目建设难题同时抓紧完善工业园基础设施,做好园区规模企业落户的承接工作。一是加大项目储备库建设。今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承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着力储备一批对未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证。二是加强项目调度。对全县重大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加强调度,重点督查,确保进度。三是注重项目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资金难、征收难等“老大难”问题。四是加大项目融资。做实园区投融资平台,加大资金投入。挖掘潜力,创新方式,放宽民资市场准入条件,促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为支撑,以矿业、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家具制造为重点,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中心,以科技为引领,以开放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和大局的眼光,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促使传统产业有“资源加工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

    (三)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搞好联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推进银企深度合作,积极解决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金融机构要增强主动性。金融机构在注意防范风险的同时,要具有发展眼光,正视企业困难,强化金融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对那些产品有销路、有市场,只是暂时资金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不仅只是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三企业应提升信用度,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增强融资能力。首先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向科技先导型、资源节能型、生态保护型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增强企业运用资金能力,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再次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本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按照规定及时还本付息,打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

 

                                

                                  祁东县全面小康办

                                   2016年3月24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