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5年湖南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统计组织实施办法》(湘康办〔2015〕1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2015年珠晖全面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7.0%,比2014年提高6.5个百分点,距离实现全面小康还差13%,距离基本实现全面小康90%只差2.5个百分点。从发展总体趋势上看,预计到2016年末,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达到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5年,在评价体系五大指标中,全区经济发展推进最快,实现程度达到80%,比2014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其中,“人均财政总收入”7206元,实现60.0%,比2014年提高29.1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4.6%,实现71.8%,比2014年提高23.8个百分点;社会发展率先完成,实现100%,比2014年提高1.3个百分点;生态文明紧跟其后,实现97.9%,其中“单位GDP能耗”、“绿化水平”均实现100%,“环境质量指数”实现96.3%,距离目标任务只有一步之遥;民主法治略有下滑,实现94.5%,比2014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人民生活程度偏低,平均实现程度为82.9%,提升4.5个百分点,落后总实现程度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736、16069元,实现程度为56.2%、55.5%,推进程度偏慢。
(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地区差距逐步缩小。2015年,实现人均GDP(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53900元,比2012年净增21300元,实现程度从40.7%提高到49.0%,提高了8.3个百分点。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绝对差距很大,但呈逐步缩小态势。2013-2015年,我区GDP增速分别为11%、10.9%、9.7%,排全市、全省前列,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发展质量呈奋力追赶态势。2015年,我区经济发展总体实现程度为80.0%,比2014年提高11.1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二)社会发展快速提升,人民生活任重道远。2013-2015年全区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持续保持在90%以上,2015年实现程度达到100%,大力助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人民生活发展相对较慢,2015年,全区人民生活实现程度为82.9%,总体实现程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实现程度偏低,仅为56.2%。2013-2015年人民生活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程度提高6.9个百分点,低于全区经济发展和总体提升水平。
(三)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美丽乡村和谐发展。珠晖作为农业大区,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单位GDP能耗”、“城镇污水处理率”、“绿化水平”等各项生态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空气质量达标率”、“地标水质达标率”等指标实现程度均达到94%以上,接近100%的目标值。但空气质量综合达标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下降,2015年全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 94.3%,低于2014年5个百分点,低于2012年5.7个百分点。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
从横向比较看,全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实现程度为8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一类县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最大的短板。2015年,全区“经济发展”仍落后全区平均发展水平7个百分点,比雁峰、石鼓、蒸湘三个城区分别低了10.9、0.2、9.2个百分点,落后全省一类县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程度偏低,为53900元,实现程度不到50%,与其他城区和一类县相比差距较大,为最大的短板。(二)“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有差距,实现程度分别落后雁峰、石鼓、蒸湘7.2、14.6、18.2个百分点。(三)“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表现不稳定,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四)农业占比偏高,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
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体来看,近年来珠晖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社会、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以及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至2015年,在22个评价指标中,只有12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有5个指标接近标准(实现程度已达到90%以上),有7个指标实现程度偏低(实现程度在90%以下)。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实现程度落后于省、市平均水平,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子很大,但要追赶上其他一类县市区,仍然需要花费大力气,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
(一)保持巩固良好形势。从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来看,全区已有社会发展、民主法治、生态文明三大指标达到或超过全面小康社会90%的水平,这些指标的进一步增长和提高对全面小康社会评价结果影响较小,但提高评价得分不是目的,继续保持这些指标的稳定发展,特别是社会安全指数的刑事犯罪等指标稳步推进,防止出现反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重视新农村建设,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严格落实独生子女奖励,全区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逐步提高,刑事犯罪、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稳步下降,环境质量、绿化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目标值,这些有利指标必须继续巩固保持,稳中求进。
(二)重视发展薄弱环节。一是针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程度未达到50%的问题,要牢牢把握目前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抢抓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更加注重科学均衡发挥投资、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积极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继续稳居全市、全省前列。二是针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和“人均财政总收入”偏低的薄弱环节,要牢牢抓住白沙工业园东扩珠晖的有利时机,在确保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将白沙工业园的部分指标根据常住人口、土地面积和企业个数等比率摊入本区考核计算。
(三)大力发展产业化。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对较慢。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5%,实现程度为63%,与雁峰、蒸湘等城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也明显低于一类县平均水平。要联合各级各部门摸排符合“四上”标准的文化产业单位入库,仔细核对现有的联网直报企业的行业代码,对错统、漏统的行业坚决予以纠正,确保文化产业单位不少不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