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从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看常宁规模以上工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常宁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争做县域经济排头兵”为目标,各项工作有了稳步发展。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看,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企业发展较为稳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较上年略有增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与上年相比保持持平,但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较上年减少,科技企业单位数目较少依然存在。
一、科技企业生产现状
1.工业企业科技生产较为稳定。2013年,常宁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家,其中:高新科技工业企业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3%,数目较少。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为5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81%。完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47.71亿元,占规模以上销售收入11.56%,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64%。
2.大型企业科技生产的比重较高。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属大一型企业,也是常宁市科技企业的支柱企业,2013年该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为39.77亿元,占全市高新产品总产值75.04%,完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38.19亿元,占全市高新产品销售收入的80.04%。
3.科技经费外部支出大幅增加。我市企业逐步转变科技经营方式,不断开展与其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合作,2013年,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43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9万元,增长100.2%,其中: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263.3万元。
4.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稳中有增。2013年,全市申请专利数19件,比上年多1件,增长5.55%,其中:发明专利13件,比上年多2件,增长18.1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5件,与上年持平。发表科技论文75篇,比上年多4篇,拥有注册商标数12件,比上年多1件,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6项,比上年多3项。
二、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创新水平较低。一是企业科技机构数不多。2013年,全市企业办科技机构的机构数只有大一型工业企业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家。二是研发经费投入严重偏低。全市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4家,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9%,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03%(只有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或以上,企业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其中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062.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20.2万元,下降60.4%,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260.2万元,比上年减少2037.2万元,下降88.7%;三是企业科技项目较少。全年全部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为22项,比上年少9项,其中: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责任公司科技项目为19项,占总项目数的比重86.36%,比上年少7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科技项目仅为0.19项。
2.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一是科技人员吸纳能力不强。2013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1067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加14人,增长1.33%;其中: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责任公司科技活动人员1039人,占科技活动总人数的97.37%;参加科技项目活动人员860人,比上年同期仅增加4人,增长0.46%,其中: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责任公司833人,占参加科技项目活动人员96.86%。二是企业科技机构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常宁市企业办科技机构只有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责任公司一家,2013年,该科技机构核心研发人员为75人,较上年同期的126人相比,减少51人,其中:硕士毕业的1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人,本科毕业18人,与上年同期37人相比减少19人。
3.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高。常宁市工业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不高。全年为5件,与上年同期持平,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为2件,也与上年同期持平,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为20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1万元,增长34.23%。
4.政府科技投入偏低。近年来,常宁市委、市政府对高新科技投入的总量在不断加大,但投入占比还是偏低。2013年来自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的科学技术资金1801万元,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0.53%,其中: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只有30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0.09%。从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年报来看,政府投向工业企业的研发资金243.8万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均为零。
三、几点建议:
(一)增强科技投资意识 加大科技投资力度
在科技活动还没有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科技投入基数较低的状况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科技投资意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一要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切实保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总量持续增长,市政府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不断优化财税资助政策,重点加大对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二要切实落实好企业创新优惠政策。促进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三是不断拓宽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与融资租赁,多层次、多渠道的利用其它资金,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企业应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专业性的技术支持,与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共同开发、共建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建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联盟、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地,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前沿技术的跟进和发展,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把更多的创新资源投向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着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应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研发投入作为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促使企业不
断自主提高科技投入。二要加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引导。把产学研合作同科技优惠政策挂钩起来,切实提高财政激励的有效性,调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增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转制科研院所共性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利益导向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四是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研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调利益关系,共担研发风险。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强化人才引进机制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人才是企业开展创新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实行多层次的激励政策,搭建全方位激励创新人才发展的平台,这是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厚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使得近者悦、远者来。要想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政府要给政策来激发和强化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愿望,创造宽松的创新条件;企业要建立允许失败,鼓励员工积极冒险,大胆尝试、尊重个性的科技氛围,形成宽松和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吸引科技人才进驻常宁。一通过评聘企业岗位专业技术职务等激励措施,把所有员工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畅通技术、管理双通道,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为优秀创新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二要加强员工培训,培育创新性员工队伍 企业应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要重视创新教育和能力培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努力造就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应把员工创新能力作为职务晋升、工资升级、评先等的主要考核指标,积极培养一支年龄结构
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合理、技术一流、充满活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能自主创新团队。
常宁市统计局 雷春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