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宁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从业人数减少,职工收入增加的发展态势。
一.四上企业单位变动,企业个数明显减少
2014年.全市非私营城镇单位个数为284个,比上年减少6个,主要是四上单位变动较大,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名录库变动较大,退出32个工业企业,新增9个工业企业。此外,服务业新增7个,批发和零售减少1个、住宿餐饮业减少1个,房地产减少1个,新增2个,建筑业新增3个,全市非私营单位名录库数量增加数目和减少数目相抵单位个数减少。
二.从业人数相应减少,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2014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48440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733人,下降5.34%,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企业自身原因停工停产退出企业较多,造成从业人员减少。从行业来看:采矿业下降幅度较高,从业人员只有326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036人,下降86.20%,主要原因是两个坐落在常宁境内的衡阳市国有裕民和柏坊煤矿破产改制,造成从业人员明显减少;制造业由上年的24家,减少为17家,少了7家,从业人员13924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977人,下降12.43%,从业人员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为金融业,由上年同期的2家,增为5家,从业人员增加1004人,增长214%。
从产业结构来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168人,占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比重41.2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28272人,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比重58.36%,由此可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三.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行业差距依然存在
2014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16.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4亿元,增长12.39%;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446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11元,增长17.8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77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6元,增长17.24%,主要是今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地区津贴,由每年的18000元,提高到22000元,并补发了2013年9-12月度的地区津贴按人平3000元标准发放,从而增加了工资收入,但行业间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存在。2014年,全市19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资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业有1个,为采矿业高达51049元,其次为金融业45936元,再次为卫生和社会工作38148元;平均工资收入不足2万元的有1个,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平均工资18925元,不足3万元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批发零售业26789元、住宿餐饮业27149元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28060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