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节奏、大压力下的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类健身活动的意愿日益高涨。近期,衡阳市民调中心对四个城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全民健身规划和措施提供参考。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的方式、场地、锻炼器材等内容,收集市民对居住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存在的问题意见。
(二)调查组织:市统计局民调中心根据调查任务,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入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 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 997 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9.7% 。
二、调查结果及反映的主要特征
(一)从总体上看,市民参与健身的意愿明显增强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参与健身的意识看明显增强。在调查的居民中,有健身意识的居民占受访居民的82.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健身已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成为居民的一种爱好和需要。2、从参与健身的自觉性看,明显提高。在调查的对象中,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占76.7 %,表明我市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自觉程度提高,参加锻炼的越来越多。23.3%的居民平时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主要原因是工作学习忙,有的则认为健身费用太高,健身成本太贵。3、从参与健身的频率看,基本合理。调查居民中16.1%的居民每周健身5次以上,33.7%的居民每周健身3-5次,30.1%的居民每周健身1-2次,20.1%的居民每周偶尔健身。
(二)从年龄段看,中老年人群占多数
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参加锻炼和健身的人群中65 %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的意识明显高于年轻人。由于年轻人忙于学习和工作,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的时间受到限制,而老年人离退休赋闲在家,健康状况日趋低下,身体机能逐渐衰弱,对健康的渴望远远高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和健身意识高于青年。
(三)从性别看,男性占比略高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参加锻炼和健身的占59% ,女性参加锻炼和健身的占41% 。男性参加锻炼和健身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男性对体育活动比女性有更大的积极性,爱好更广泛。而女性闲暇时间较少,在平时的生活中家务占据了大量的空余时间,参与锻炼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以跳广场舞为主,少数年轻女性进健身房,但坚持不够。
(四)从方式看,呈多样化趋势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广大市民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的形式越来越多。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的项目以散步、广场舞为主,中青年人则喜欢篮球和羽毛球等项目。男性体育锻炼和健身的项目喜欢竞技类型,而女性更青睐瑜伽、舍宾等健身项目。近几年,每到周末,参与爬山等户外活动的人群越来越多,成为居民体育锻炼和健身项目的新亮点。
三、对居民参与锻炼和健身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身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青年对体育锻炼和健身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只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或基本不参加,大多数青少年基本上无锻炼和健身意识,每天忙于工作和学习,因此,出现亚健康、过劳死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公共性免费锻炼健身场地少
调查中市民反映,公共性免费锻炼场所偏少,一些体育馆利用率低,大部分时间几乎闲置。从衡阳的情况看,目前只有平湖公园、大型广场等健身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其它如室内羽毛球、室内乒乓球、瑜伽、舍宾等体育和健身项目收费较高,由于市内免费的锻炼健身场地极为有限,喜好运动的居民经常找不到运动场所,特别是一到周末,免费的运动场所常常是人满为患。
(三)体育锻炼和健身设施的管理亟待加强
近年来,许多居民小区和广场都添置了体育锻炼和健身器材,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管理不善,缺乏维修保管措施,一些公共的体育锻炼和设施频频遭到破坏,使用寿命不长。
四、几点建议:
(一)提升居民健身意识,推动全民体育事业发展
要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身意识,加强健身宣传。政府及相关部门,尤其是社区街道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比赛,让居民积极参与健身。应重视居民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培养和帮助居民体育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注重居民体育俱乐部深入更多更广泛,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形成覆盖面广、体育项目丰富的市民体育组织网络,引导更多的居民参与活动并享受运动。鼓励学校参与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申报,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多与相关单位沟通,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宣传和发扬公益体育事业建设,为居民健身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器材。
(二)加大免费公共体育设施和场所的投入
在阻碍居民运动健身的原因中,排在首位的问题是没有免费的体育健身场地,花钱锻炼居民难以广泛接受,一些学校和单位的运动场所也不对外开放。许多受访者认为目前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经费投入,实现各类健身场地设施资源全民共享,提高现有场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为全民健身服务,缓解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工作、教学和安全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开放,做好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让健身真正平民化、大众化,才能在全市掀起健身的高潮。
(三)多举办高水平的赛事,积极推动文明创建
目前全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健身是改善民生、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多举办高水平赛事,一方面可以宣传衡阳,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励广大群众投身体育健身的大环境中去,让健身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实现人文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