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三季度,常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9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45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低于衡阳市水平1.7个百分点,在衡阳七县(市)中排位倒数第一。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实现零售额2.35亿元,同比增长3.2%;限额以上住宿、餐业(法人企业)实现零售额0.15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一)城乡市场增速放缓。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8.08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乡村实现零售额8.37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增速变化各异。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06亿元,同比增长12.2 %,比上年同期上升0.1 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8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 0.42亿元,同比增长 7.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三)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平稳增长。1-9月,粮油、食品类增长27.9%,其中食品类增长较快的肉禽蛋类增长22.7%,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8.3 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用品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大幅回落。分类商品中,五金、电料类增长-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121.4个百分点;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5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24.1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8.9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增长-7.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29.1个百分点。
(二)大部分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出现负增长。自从中央出台“八项禁令”以来,全国上下倡导勤俭节约、厉行廉洁自律之风,公务消费明显减少,住宿餐饮行业受到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中,帝煌大酒店1-9月营业额同比增长-47.7%;青阳大酒店1-9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0.1 %;王朝商务酒店有限公司1-9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2.1%,这3家高档酒店的营业额均为负增长。
(三)部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拉低作用明显。1-9月全市20家限上批零企业零售总额为2.35 亿元,增速为3.2% ,其中有7家企业呈负增长态势,分别是常宁市动力快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增长-51.5%;常宁市家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增长-19.8%;常宁市福乐佳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增长-13.2%;常宁市海啸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增长-13.1%;常宁市东方百货超市有限公司增长-8.7%;常宁市建华商贸有限公司增长-7.8%;常宁市民用爆破器材专营有限责任公司增长-2.6%,这7家企业的零售总额为0.55亿元,占整个限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4% ,拉低全市限额以上批法零售企业增速5.7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育限上单位。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限额以上商业贸易单位,可以促进城乡市场繁荣,扩大贸易统计联网直报范围,确保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步增长,更能真实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发展变化趋势。各相关部门加大推进“个转企”工作力度,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常宁中心城区,部分个体工商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壮大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大户,一方面加强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防止出现“企转个”逆流现象。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认真审核,确保优质达标申报企业进入限上笼子,为客观真实反映常宁市商贸经济状况奠定基础。
(二)努力提高数据质量。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一是狠抓基层统计机构的设立,统计人员的配备工作;二是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抓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针对部分企业统计工作削弱、人员精减、统计人员兼数职、统计台账、原始记录不全的状况,必须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四是加强与乡镇、街道和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商务、工商、税务等部门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商贸经济运行工作中的问题,加强督促指导,提高限额以上数据质量,密切跟踪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经营情况,加强监测预警,督促企业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统计数据,做到“应统尽统”。
(三)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优化服务等力度,支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在优化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攻坚克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引导高档住宿餐饮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大气候,改变高端发展路线,大力支持部分效益下降的大型批零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转型升级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切实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是市场的消费主体,尽管采取多项措施来刺激消费,但受居民投入各种保险、住房、子女教育、增加储蓄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用于商品消费的资金必定有限,就会造成市场后劲的不足,必然对消费品市场有一定影响。只有收入提高了,居民购买能力才会旺盛,经济才会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消费升级。因此,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着力点。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努力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缓解居民失业的心理压力。要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稳定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