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其科技开发的综合实力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战略,为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活力源泉。本文以衡阳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年报数据为支撑,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分布、科技人员、科技机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问题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衡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个数1179家,比上年增长7.6%;年末从业人员313131人,增长4.8%;工业总产值为30468439.1万元,增长11.4%;主营业务收入为29529751.3万元,增长11.2%;利润总额为1775330.2万元,增长11.2%;资产总计11888210.7万元,增长17.2%。
(二)企业研发活动情况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个,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减少47.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3%。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441人/年,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7809万元,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增长183.1%;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3%,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减少0.02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
||
|
R&D经费支出
(万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合 计
|
127809
|
0.43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50
|
0.0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
|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
|
-
|
食品制造业
|
1016
|
0.1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
|
-
|
烟草制品业
|
-
|
-
|
纺织业
|
172
|
0.10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5
|
0.01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
|
-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
|
-
|
家具制造业
|
200
|
0.06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34
|
0.01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
|
-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
|
-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571
|
0.66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909
|
0.10
|
医药制造业
|
4092
|
0.83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
|
-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
|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732
|
0.08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288
|
1.6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985
|
0.14
|
金属制品业
|
226
|
0.0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733
|
0.2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100
|
0.09
|
汽车制造业
|
9498
|
1.2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
|
-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42687
|
2.4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3070
|
1.08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431
|
0.28
|
其他制造业
|
-
|
-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
|
-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
|
-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
-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
|
-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
-
|
(三)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研发活动情况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个,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增长91.2%;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6.7%,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提高2.1个百分点。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37594万元,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增长3464.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9.4%,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提高27.1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9%,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提高0.53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49个百分点(详见表2)。
表2 按领域分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
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
||
|
R&D经费支出
(万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
37594
|
0.99
|
医药制造业
|
4092
|
0.84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
-
|
-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33070
|
1.09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
|
-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
431
|
0.22
|
(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突出,专利申请增长显著
第三次经济普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呈飞速发展态势。三经普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9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0件,分别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增长424.5%和587.5%;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3.5%,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增长7.9个百分点。三经普中,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8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2件,分别比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增长1346.2%和357.1%;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机构减少,开展R&D活动的企业及人员整体呈下降趋势
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机构数为62家,比上年减少47家,同比下降43.1%。开展R&D活动的企业为62家,比上年减少26家,同比下降29.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R&D活动人员5055人,比上年减少1682人,同比下降25%。
(二)科技投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研发的投入,技术创新和强劲发展便是无源之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创新,有效地加快了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企业科技开发意识不强、企业科技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企业技术储备能力较弱的问题。第三次经济普查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127809.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43%,占比不足1%。另外,R&D投入大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全市大中型企业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116776.8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1.4%。然而大中型企业的数量占全部规模工业单位的比重只有25.6%。也就是说,全市规模工业中74.4%的小微企业R&D项目经费内部支占全部的比重只有8.6%。从单个企业来看,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33131.1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的25.9%,衡阳市胜添精密电子有限公司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32561.4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R&D项目经费内部支的25.5%,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为22288.2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R&D项目经费内部支的17.4%。全市的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过于集中在几个大企业,很多中小型企业完全没有R&D投入。
三、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
要全面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企业与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人才、智力和技术为要素,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通过联营、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吸引更多的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开展科研活动。
(二)充分调动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性
三经普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9家,其中小型企业866家。而866家小型企业中只有35家有R&D活动。由于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技术沉淀不深,一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大力扶持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产品为龙头,把新工艺、新技术渗透到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发出质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小型企业。
(三)多措并举,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三是加快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同时要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切实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作用。四是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财税扶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努力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不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