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衡阳市2015年上半年“四上”企业新增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20 00:00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促使更多达到“四上”统计标准的企业纳入到统计范围,对如实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意义重大。2015年上半年衡阳市“四上”企业新增幅度迟缓,新增“四上”企业数量与其他市州相比,差距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增“四上”企业总体情况

(一)分专业看,工业企业新增幅度较大,增幅居全省第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均为零增长。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23家,较上年同期减少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1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家,比上年同期减少4家;房地产经营企业7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1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为零,比上年同期减少4家;服务业企业4家,较上年同期增加4家。(详见表1

上半年分专业“四上”企业新增情况表

单位:家

专业

本年上半年

上年同期

增减

工业

11

0

11

建筑业

1

5

-4

房地产经营业

7

18

-11

批发和零售业

0

3

-3

住宿和餐饮业

0

1

-1

服务业

4

0

4

合计

23

27

-4

(二)从全省排位情况来看,我市新增“四上”企业排位靠后,与其它市州差距明显。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23家,占全省新增企业数的4.82%,居全省第8位。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企业数居全省第5位;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新增企业数居全省第7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新增企业数居全省第9位;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增企业数居全省第2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无新增企业。从湘南地区来看,我市新增企业居末位。永州新增企业68家,比我市多45家;郴州新增企业41家,比我市多18家。(详见表2

上半年全省分市州、分专业“四上”申报情况

地区

合计

工业

建筑

批发和零售

住宿和餐饮

房地产

服务业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户数

排位

全省

477

-

157

-

15

-

46

-

195

-

23

-

长沙

57

3

3

11

1

7

5

3

43

1

4

2

株洲

37

7

20

3

2

1

1

7

13

6

0

6

湘潭

17

10

6

7

0

10

1

7

8

8

0

6

衡阳

23

8

11

5

1

7

0

10

7

9

4

2

邵阳

83

1

39

1

1

7

17

1

17

4

2

4

岳阳

11

12

0

14

2

1

0

10

9

7

0

6

常德

44

5

16

4

0

10

1

7

7

9

0

6

张家界

7

14

2

12

0

10

0

10

5

13

0

6

益阳

14

11

6

7

2

1

0

10

6

11

0

6

郴州

41

6

5

9

2

1

4

4

18

3

11

1

永州

68

2

36

2

2

1

12

2

16

5

2

4

怀化

48

4

4

10

2

1

2

6

35

2

0

6

娄底

19

9

8

6

0

10

3

5

6

11

0

6

湘西

8

13

1

13

0

10

0

10

5

13

0

6

(三)分区县来看,各区县及市直园区新增“四上”企业不均衡,截至上半年,有5个地区无新增企业。新增企业数达3家以上的有:雁峰区5家、松木工业园4家、衡山县3家、常宁市3家。目前没有新增“四上”企业的区县有:珠晖区、南岳区、衡阳县、祁东县、白沙工业园。(详情见表3

3 2015年上半年衡阳市分县市区、分专业“四上”申报情况

单位:家

 

合计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

住宿和餐饮

房地产

服务业

全市

23

11

1

0

0

7

4

珠晖区

0

0

0

0

0

0

0

雁峰区

5

0

0

0

0

1

4

石鼓区

2

0

0

0

0

2

0

蒸湘区

1

0

0

0

0

1

0

南岳区

0

0

0

0

0

0

0

衡阳县

0

0

0

0

0

0

0

衡南县

1

0

0

0

0

1

0

衡山县

3

1

0

0

0

2

0

衡东县

1

1

0

0

0

0

0

祁东县

0

0

0

0

0

0

0

耒阳市

2

2

0

0

0

0

0

常宁市

3

3

0

0

0

0

0

开发区

1

0

1

0

0

0

0

白沙工业园

0

0

0

0

0

0

0

松木工业园

4

4

0

0

0

0

0

二、我市“四上”企业新增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新投产项目增长放缓,新建新投产企业增长后劲不足。按照国家“四上”企业审批要求,月度新增企业只能申报新建新投产企业(各专业对新投产企业定义时间范围不同,工业为工商登记注册时间至申报时间在24个月内;建筑业、房地产无申报时间要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工商登记注册时间与申报时间在当年期内;服务业为工商登记注册时间至申报时间在18个月内)。因此月度新增企业申报企业成立时间及当期规模双重影响,申报难度较大。上半年全市新投产项目502家,占全省6.2%,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新投产项目步伐放缓,导致新建新投产企业存量减少,月度新增企业后劲不足。

(二) 对基层单位的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申报积极性不高。据了解,目前各级各职能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扶持措施,但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基层单位的申报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从近两年我市“个转企”的情况来看,进展缓慢。从2014年截至目前,“个转企”不到百家。

(三) 部门配合、衔接程度不强。“四上”企业申报牵涉部门较多,各级关联度较高。从目前情况来看,部门间的配合衔接程度上还不通畅,在信息共享、资料提供上还存在障碍。

三、做好单位新增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四上”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2015年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方针将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真正理解“先有库,后有数”的涵义。要把“四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作为“新常态”下的常规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催生”新的“四上”企业。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在建重点项目的电力、土地、运输、资金等保障,积极推动项目投产达效;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的对接招商活动,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央企、500强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二)加强对“四上”企业申报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本行业的摸排工作,形成“四上”企业培育库,加强对本行业“四上”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二是统计部门要加强对“四上”企业申报的技术指导,协助部门收集企业申报资料,减少企业申报负担。三是各级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审批条件和程序要求,把好质量关。

(三)继续做好小微企业转型为“四上”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培育转型为企业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关于做好四上企业培育申报有关工作的办法》中的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工作要求、落实鼓励政策来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工作情况。确保《办法》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基层监控的管理联动机制。一是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切实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企业入库的要求和规定,制定企业入库方案,进行规范管理和责任分工。二是各审批登记部门要做好企业信息共享和流转。对已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要及时提供相关部门组织入库,对处于达标临界点的企业及在建企业,要做好监控。三是相关部门及企业人员要共同学习“四上”企业申报审批流程及要求,熟练掌握入库所需资料收集整理技能,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