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衡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了平稳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动力。
一、基本情况
(一)营业收入稳定增长,超九成行业收入增加。上半年,全市列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的28个行业(即27个行业大类和1个行业中类)33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3.77亿元,同比增长15.0%,户均营业收入1624.51万元。在28个行业中,除仓储业(-13.5%),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2.0%)以外的26个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娱乐业、体育涨幅最大,分别达到383.5%、127.3%、82.5%;从总量来看,商务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道路运输业排名靠前,3个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占比达77.4%。
(二)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半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半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其中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体育、娱乐业实现三位数增长;从总量看,商务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2个行业利润总额均过亿元,分别为7.80亿元和4.56亿元。
(三)从业人员、职工薪酬实现“双增长”,半数行业薪酬超平均增速。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合计8.08亿元,同比增长19.6%,从业人员平均数达到39115人,增长7.2%,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为3444元/月。除水上运输业(-19.9%)、邮政业(-5.1%)、专业技术服务业(-4.1%)、公共设施管理业(-16.8%)4个行业薪酬增速下滑外,其他行业薪酬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超出平均增幅的有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等14个行业。
(四)与民生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民生改善投入加大,物业管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相关行业均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其中,上半年,衡阳市物业管理企业共30家,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增长20.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6家,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元,增长29.6%。
二、主要问题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虽然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企业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分布看,全市33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虽分布在15个县市区及市直园区,但主要集中在珠晖区(41家)、雁峰区(40家)和石鼓区(47家),占比分别为12.4%、12.1%、14.2%,而南岳区、衡山县、白沙工业园、松木经济开发区企业数均不足10家;从行业分布看,在28个行业中,道路运输业(51家)和商务服务业(60家)主导地位明显,占比分别为15.4%和18.1%,而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社会工作、新闻和出版业均仅1家企业,发展极不均衡。
(二)企业成本税费上升较快,部分行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融资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虽然部分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很快,但盈利出现下降或亏损。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仍旧保持较快增速,达到24.7%,高于营业利润21.6个百分点;三项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以及管理费用中税金)合计1.72亿元,增长40.6%,远快于营业利润37.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亏损企业数78家,亏损面达23.6%,亏损金额达2.91亿元,亏损500万以上企业9家。在28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营业利润负增长,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下降85.3%、其他服务业下降51.1%。
(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占据产业链重要位置的现代服务业仍处弱势。其中,全市33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涉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实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只有42家,仅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2.7%,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比重仅为3.9%;此外,这42个企业分布的产业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服务业(16家)、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2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5家,研究和试验发展仅1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尚属空白。
三、几点建议
当前,衡阳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市州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服务业运行发展势头良好,只要各级加大改革步伐,加强统筹谋划,提高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的竞争力,前景将会看好。
(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要从衡阳实际出发,统筹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行业发展,尤其是对现代服务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要依托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软件与服务业基地等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品牌;对生产性服务业,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带动网络购物、网络广告、在线租车、在线教育以及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商业资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生活性服务业,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要加大“个转企”力度,将大量规模较大个体户转为企业,规范市场竞争氛围,循序渐进地建立起符合衡阳实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新格局。
(二)加快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一是强化人才保障。企业要加强高层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开发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同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从外吸引和聘用高级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实训基地,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培育具有衡阳特色的服务业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加快引进知名品牌,培育知名商业中心、特色街区,以品牌来占领市场,用品牌来壮大服务产业。三是推动管理模式现代化。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创新,不断自我完善企业产权制度,优化资本结构,补充资本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真正建立起运转规范、自我约束、利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充分实施开放战略。要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二是鼓励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衡阳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业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入沿海经济辐射发展的步伐。三是突出发展特色服务业。要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城镇化为依托,优化服务业地区布局,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着力培育产业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走特色服务业发展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