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14年衡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营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2015-04-24 00:00      来源:衡阳统计信息网     浏览量:
字体:

  2014年,衡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营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普遍提高,社会贡献不断增大,为全市经济的转型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基本情况

  从行业分布看,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39家,涉及10个门类,26个大类和1个中类。分行业门类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8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家,房地产业30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6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8家,教育31家,卫生和社会工作24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家。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33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98.5%,主导地位明显。其中,国有17家,国有独资公司16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17家,股份有限公司13家,私营独资16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98家,其他32家。另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2%;外商投资企业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0.3%。

  从区域分布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虽分布在15个县市区及市直园区,但主要集中在珠晖区、雁峰区和石鼓区,其中石鼓区53家、珠晖区43家、雁峰区37家,占比分别为15.6%、12.6%、10.9%。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特点

  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从营业收入的行业构成来看,总量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全市规上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性行业,该三大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1.61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8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最大,达到33.4%;增速方面,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下降(-3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偏低(0.7%)以外,其他行业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4个百分点。

  2.资产规模继续扩大。2014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资产合计5267.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所占份额大,资产总计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99.8%,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仅占0.2%。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市资产总计的比重分别为96.1%和2.5%。

  3.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提升。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9.42亿元,增长21.2%,户均营业利润277.79万元,增长21.2%。从行业门类看,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出现亏损外,其余行业均实现盈利,其中营业利润较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利润分别为7.44亿元和3.24亿元。

  4.税收贡献稳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效益较好,创造的税收规模扩大,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所得税以及管理费用中税金合计4.17亿元,增长7.5%。2013年8月份正式实行“营改增”政策,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由原来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受“营改增”影响,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21.8%,而应交增值税增长53.1%。

  5.职工薪酬水平明显上涨。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4.70亿元,同比增长24.2%,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为3164元/月。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高达5739元/月,卫生和社会工作为3991元/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最低,仅1277元/月。

  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14年,衡阳114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规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高于同期全市水平12.5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效应不强。衡阳市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虽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