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衡阳县2015年1-2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5-03-19 00:00      来源: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衡阳县20151-2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2月,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实现稳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1、春耕备耕有序进行。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各涉农部门早计划、早安排。目前已储备调运各类种子2800吨、化肥2600吨、农药350吨、农膜5吨,农家肥5000吨;落实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示范大田面积12万亩;扶持和发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专业户、合作社等100;培训300名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推广插秧机130台;全年力争双季稻种植面积突破145万亩;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整治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三农”利益,全力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全县共落实冬种作物播种面积104.2万亩,增加3.3万亩,增长3.3%,其中油菜74.2万亩。完成荒山造林4.6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造林抚育10.78万亩。

2、工业经济持续低迷。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7.73亿元,下降8.8%;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下降6.3%,比全年预期目标平均增速低15.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产销率达100.14%

3、消费市场稳步发展。1-2,全县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292万元,增长23.3%,其中:住宿业收入56万元,增长15.0%;餐费收入236万元,增长24.0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8亿元,增长11.8%,比全年预期目标平均增速低0.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下降0.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4%,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0.3%

4、对外贸易来势较好。1-2, 全县实际到位外资880万美元,增长48.14%;实际利用内资(县外境内)7.79亿元,增长17.09%。进出口总额1300万美元,增长7.0%,其中进口230万美元,负增长2.1%,;出口1070万美元,增长21.59%;进出口相抵,顺差840万美元,标志全县贸易出口能力有所提高。

5、投资需求稳步回升。1-2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5亿元,增长23.7%,比全年预期目标平均增速低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亿元,下降19.4%;第二产业投资8.8亿元,增长65.4 %;第三产业投资4.3亿元,下降8.9%。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8.8亿元,增长80.7%。产业投资5.84亿元,增长39.2%。衡阳西渡高新区核心片作为省重点项目,总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总投资20亿元,是衡阳县一次性征地拆迁最多、面积最大、整体推进速度最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20149月开工以来,项目快速推进,三横七纵路网的雏形已初步形成,成为拉动全县投资新的增长极。

1-2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0.5亿元,下降41.7%。商品房施工面积94.4万平方米,增长16.6%;商品房销售面积1.28万平方米,下降77.8 %;商品房销售额0.3万元,下降76.8 %

6、财政收支“     一升一降”。12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1.95亿元,增长34.52%,比全年预期目标平均增速高23.5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其中:国税收入4261万元,增长 21.47 %;地税收入7452万元,增长14.82%;非税收入7824万元,增长72.9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91亿元,下降2.82%。其中:公共服务支出4489万元,下降7.77%

7、金融机构运行稳定。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1亿元,增长17.6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1亿元,增长17.16%;人均储蓄存款19913元,比上年末人均增加1964元,增长10.9%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3亿元,增长4.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除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外,我县自身也还存在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比重太大(GDP比重仍达到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乏力,三产发展后劲不足。规模企业占比太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仅6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占全行业比重仅1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占全部行业比重仅4.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按现行统计方法,规上企业发展速度根据联网直报平台数据确定,规下企业则根据全市统一确定的指标值推算(一般不超过10%的增速),全行业发展水平按照规上企业占比乘以发展速度与规下企业占比乘以发展速度加权计算生成。也就是说,我县在现有经济结构情况下,GDP要达到全市平均发展水平,二、三产业增速必须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要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营业额增速必须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2、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村基础设施仍然滞后,防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效益低下,农民缺乏稳定增收的基础和保障。

     3、工业经济持续下行。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起到主力军作用,工业经济每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影响GDP增长或下降0.35个百分点。1-2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下降6.3%,较去年同期回落17.4个百分点。评估工业增长的重要参考指标工业用电量和工业税收增长率均处于全市较低水平。

4、财政依然困难。由于财政收入仍然不足,缺乏对全县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投入。财政“捉襟见肘”,公共服务支出不升反降,严重制约第三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及统计数据评估。

     5、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全县在就业再就业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全县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为县以外地区创造GDP,劳务经济占比太大,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为县域经济创造更多财富是我县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

6、金融支持力度亟待加强。2月末,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7.63%,而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增长4.8%,比全年预期增长12%以上目标相差较大。贷存比仅为26.7%,比上年末回落6.9%,远低于国家规定70%上限的标准,表明全县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大,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着力加强。

三、几点建议  

1、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稳增长是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中心,项目和投资仍然是确保稳增长的关键引擎,就必须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要创造条件尽快开工一批项目。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均衡推进,切不可搞项目和投资年底突击。

2、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要大力支持现有工业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产业整体升级。要引进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都市型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强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现代农业规模化工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不断优化布局,更新品种,完善技术,推进产业化梯度开发,壮大我县粮食、油菜、棉花、水果、蔬菜、中药材、烟叶、生猪、家禽、水产品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优质的农产品品牌。

4、着力提高三产发展水平。三产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我县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要着力发展名人故里游、生态休息游,推进旅游业发展。树立现代服务消费理念,推进文化与饮食的协调发展,努力提升饮食服务档次。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商贸流通业,培育以配送中心、连锁经营及乡村标准化农家店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5、在公共财政建设上下功夫。要多方拓宽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我县主体税种的稳定增长。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产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努力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惠泽城乡群众,造福千家万户。加强与银行对接,用政府资源撬动银行资金,激发银行放贷 积极性。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