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20年衡阳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发布时间:2021-02-22 09:22      来源:综合研究室     浏览量:
字体:

2020年,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为主基调,以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为主旋律,以育新机、开新局为最强音,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从整体形势看,经济恢复成效显著  

经济总量实现跨越。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500亿,达3508.5亿元,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1.6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9.32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907.5亿元,增长3.3%。分区域看,15个县市区(园)GDP均为正增长,实现“满堂红”,除南岳区受旅游业影响仅增长2.5%以外,其余14个县市区(园)的增长率基本集中在3.7%到4.7%。

经济增长稳步提升。全市上下有力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率先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十条意见”、稳楼市“十七条”系列政策措施,狠抓减税降费减租政策落地,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复苏回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下降0.8%、增长1.7%、增长3.0%、增长4.0%,经济运行呈逐季加速回升态势。

(二)从供给情况看,三次产业增长平稳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11亿元,增长4.1%,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3.9%、8.2%、2.5%、1.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作物总产量317.5万吨,增长0.1%;衡南县试验示范基地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创造世界新纪录。经济作物平稳增长。油料总产量增长8.2%,烟叶、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2.7%、3.8%。生猪生产较快恢复。年末生猪存栏419.7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42.7%。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4%,比1-11月提高0.6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增速加快。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面达67.6%。主导行业恢复较快。八个主导行业中,7个累计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2%,是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最强增长点。“两高”工业保持增长。高技术工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分别增长14.6%、5.7%,高技术工业较1-11月提高3.3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5%、7.0%,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9.2、3.7个百分点。由于“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全市邮政快递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37.4%,快递业务总量增长60.4%。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33个大类行业中,22个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6.7%,比前三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7%、16.9%。

(三)从需求情况看,内需拉动平稳协调

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比1-11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制造业投资增长2.5%,民生工程投资增长14.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2%,其中,第一、二产业分别较1-11月回升6.5、2.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1.6%。社会领域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25.4%和15.6%。

消费需求稳中向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34亿元,下降2.6%,降幅较1-11月收窄0.7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8.57亿元,下降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5.78亿元,下降1.6%。按消费行业分,批发业收入107.79亿元,下降0.2%;零售业营业额1241.65亿元,下降1.5%。生活必需品销售良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1%、12.3%、7.6%、12.7%。汽车销售增长显著。全市汽车类零售额自5月份增速由负转正,第四个季度各月增速均在10%以上,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1%,较一季度回升7个百分点。

(四)从质量效益看,三项收入更加充实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56元,增长6.1%,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升1.1、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78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5元,增长7.2%。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度的1.84调整为1.8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47亿元,增长1.9%,比1-11月提高0.8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113.87亿元,增长3.1%,比1-11月提高4.7个百分点。地方税占比为65.6%,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努力克服减收增支困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8.4%;教育支出增长2.4%;农林水支出增长0.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1.3%;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8%。

企业效益总体向好。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6.18亿元,下降7.3%,降幅较1-11月收窄1.2个百分点;37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盈利,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五)从要素指标看,运行环境总体稳定

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涨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全年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其中,八大类价格呈现“五涨三跌”态势,上涨的为食品烟酒(5.9%)、居住(0.1%)、其他用品和服务(2.4%)、医疗保健(0.8%)、生活用品及服务(0.3%),下跌的为交通和通信(-3.0%)、衣着(-1.8%)、教育文化娱乐(-0.8%)。

金融存贷稳步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92.51亿元,增长9.0%,增速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92.46亿元,增长19.2%,增速较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存贷比达67.4%,较去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长较快全年工业用电97.19亿千瓦时,增长6.1%,全年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0%、5.3%、11.2%,制造业中用电同比增长前三位的为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217.4%、209.3%、163.8%。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企稳基础不牢。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受大环境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受疫情冲击,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企业效益下滑。从用工成本看,2020年全市每百元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79.42元,同比提高2.07元。从企业效益看,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7.3%,仍然处于下降趋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二)消费回补仍然较慢。从零售商品种类看,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两项商品零售额占了全市的一半以上,其中,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6.7%,成为影响消费品市场回升的主要因素。从消费行业看,受疫情影响,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17.6%、5.5%,住宿餐饮业恢复依然较慢。目前,居民在消费上更加谨慎,消费信心相对不足,预期中的报复性消费仍未显现,大宗消费持续低迷,大众消费释放乏力,非刚性消费让位于生活必需品消费,消费市场回升较为迟缓。

(三)外贸增长整体乏力。从外部需求看,受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缺乏增长动力,市场需求普遍萎缩,出口订单偏少。从竞争优势看,全市出口商品主要以机电产品、钢材、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极易受到国际贸易壁垒、政策环境及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制约,竞争力不强。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02.44亿元,下降18%;其中出口总额179.41亿元,下降12.9%。全年进出口贸易呈现起伏无序、波动较大的态势,增长整体乏力。

三、工作建议

(一)全力抓实产业链建设。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进一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围绕“两网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的总路径,全力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高端攀升。通过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精准开展产业链服务,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强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实现优势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融合,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集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助力现代产业强市建设。

全力释放消费潜能。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传统和新型消费双向融合,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挖掘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积极培育体验消费、网络消费。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健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畅通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城乡消费联动发展,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壮大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打造“衡阳购”品牌,提升“老字号”影响力,繁荣发展假日经济,加快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三)全力推进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有效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提升传统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贸生产基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衡阳综保区平台作用,加快航空口岸联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围绕产业转移、产业互联等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围绕社会治理、县域经济等充分对标长三角地区。


                                    (供稿:综合研究室 李林)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