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积极推进衡阳"一体两翼"建设,着力培育规模大、效益好的行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营收规模和效益倍增,取得明显效果,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速30.8%,创年初以来新高。
一、基本情况
1-5月,衡阳市规上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640家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33.15亿元,同比增长30.8%;利润总额14.60亿元,同比增长31.7%;应交增值税1.96亿元,同比下降3.7%;应付职工薪酬16.25亿元,同比增长11.8%;期末用工人数64031人,同比下降0.5%。
二、主要特点
(一)营收增速逐月提升
从规上服务业各月营收增速对比看,逐月提升趋势明显。1-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达到30.8%,比1-4月提升7.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比上月高出3.6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逐月提升。1-5月,增速提升的行业(大类)占比过半,分行业看,32个行业大类中,与上月相比增速提升的有20个,占62.5%,其中商务服务业比上月提升17.8个百分点,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提升17.1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提升32.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业提升18.0个百分点,娱乐业提升12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营收高速增长
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包括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个行业门类作为重点行业,1-5月5个行业分别增长34.1%、33.6%、40.2%、36.5%和30.3%,比1-4月分别提升了10.8、17.3、0.7、20.4和8.0个百分点,除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他4个行业均高于规上服务业整体增速,重点行业营收实现高速增长。
(三)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增长31.7%,增速比1-4月提升22.7个百分点。640家单位营业利润率达到11.0%,比1-4月提升0.8个百分点。1-5月,规上服务业亏损企业146家,亏损面22.8%,比1-4月下降1.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0个门类行业有9个实现利润总额两位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97.3%;卫生和社会工作164.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5.3%;教育增长8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6.2%。从利润总额增幅及企业亏损面看,全市规上服务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四)现代服务相关行业发展较好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与信息、科创、商务、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会展、总部等相关的新兴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较好,1-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8.5%,商务服务业增长33.2%,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9.9%,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44.1%,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43.8%,文化艺术业增长26.3%。规模以上服务业今年已完成入库的19家单位中,现代服务相关行业单位有15家,占78.9%。
(五)新增单位拉动作用明显
2020年以来,衡阳市大力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2020年以来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19家,1-5月,119家新增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增长101.6%,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速贡献率达到45.2%,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3.9个百分点。新增单位对部分行业增速拉动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7.9%,其中新增单位拉动35.1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39.4%,新增单位拉动20.8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0.3%,新增单位拉动13.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6.5%,新增单位拉动13.0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0.2%,新增单位拉动12.5个百分点。新增单位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特别是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显著,成为稳定的营收增长点。
(六)职工薪酬显著提升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应付职工薪酬14.25亿元,同比增长11.8,比上月提升4.4个百分点。期末用工人数64041人,下降0.5%,按5月末人工人数计算,1-5月规上服务业人均每月薪酬5076元,同比增长12.4%。人均每月薪酬增速较高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42.3元,增长18%;教育4212.2元,增长18.1%;卫生和社会工4755.9元,增长1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222.4元,增长15.4%。
(七)下季度预期较为乐观
60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参与景气状况调查,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预期,选择乐观、一般和不乐观的企业分别为198家、366家和36家,分别占调查单位33%、61%和6%。与一季度相比,选择乐观企业比重提升了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预期乐观占比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0.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3.8%;教育40.8%。从调查情况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下季度经营状况预期整体较好,预期乐观的企业比一季度有小幅增加。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有所回落。1-5月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7.9%,比1-4月回落5.4个百分点,该行业78家单位中,营收增速比上月下滑的企业达40家,占比51.3%。二是部分行业营业利润率不高。1-5月,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率1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2个行业较高,分别为17.4%和15.4%。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较低,分别仅为4.6%和6.4%。三是县域新增单位不多。1-6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增单位28家,其中城区23家,县域仅5家。
(供稿:服务业科 刘国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