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对衡阳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1-11-02 10:04      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浏览量:
字体:

自古以来,衡阳既属湘南重镇,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城,商品集散功能强,商贸经济繁荣活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敢闯敢试、抢抓机遇,深入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消费品市场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攻关转型之路。本文梳理总结衡阳消费品市场发展特点,并通过与其他城市消费相关指标比较,分析衡阳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持续推进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消费总量快速扩张,近年年均提升百亿能级

改革开放以来,衡阳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屡创新高,历经36年跃上千亿台阶,尤其是2008年以来跃升时间缩短,每年攀升一个百亿台阶。1992年,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0亿元,1998年突破百亿,2015年首次突破千亿,2019年超过1600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略有回落,但总量仍有1594.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6年的685元,历经16年于2002年突破5000元,2009年、2017年先后突破1万元、2万元,2020年接近2.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6年的239元,历经25年于2011年突破5000元,2016年突破1万元,2020年达到1.8万元。

(二)消费持续较快增长,但近年呈逐年放缓态势

2020年,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92年的39.4倍,同期地区生产总值为36.7倍,消费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7个年份超过20%,15个年份在10%—20%之间,6个年份增速在10%以下。在消费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消费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客观表现。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20%以下,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呈负增长。但由于体量攀升,在相对放缓的增速下衡阳消费品市场总体规模仍不断攀升新高,表明衡阳消费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

(三)商品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

从商品内部构成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明显下降,反映消费升级的耐用品类零售额占比提升。

一是吃穿用支出比重明显降低。2020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类值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用品类商品占比分别为16.9%和6.3%,分别比1986年食品(51.0%)、衣着日用品类(32.2%)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降低34.1个和25.9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5%,比2001年的53.1%下降了22.25个百分点。

二是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改革开放初期,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成为部分居民家庭婚嫁必备的"三大件"。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变成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1986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数量分别仅为15台、10台和65台,2020年分别增加到112台、100台和104台。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更是如火如荼,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等电气化、现代化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并迅速发展壮大。2020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61台、家用汽车35辆、移动电话287部,分别比1997年增长5.8倍、34倍和8倍。

三是信息产品跨越式发展。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以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品消费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星到普遍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逐渐成为时尚、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性消费品。2020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79亿元,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长22.4%。

二、与部分城市的比较

近年来,衡阳消费品市场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省内部分城市以及襄阳、赣州、阜阳、洛阳、大同等5个区域重点城市比较,一些影响衡阳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消费总体规模居中,消费增长速度偏慢

从消费总量看,2020年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3亿元,居全省第2位、仅次于长沙,但在区域重点城市中居第4位,与最高值的洛阳相差511.26亿元,相当于洛阳的75.7%,2021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提高至79.8%。从消费增速看,2020年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6%,居全省第9位,在区域重点城市中居第3位,位于前两位的阜阳(3.5%)和赣州(2.8%)均正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在全省排位后退至第13位,在区域重点城市后退至第5位、与居第1位的襄阳相差9.6个百分点。从人均消费来看,2020年衡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2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63元,在区域重点城市中均居第1位,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常住人口之比)23992元、居第3位,与洛阳、襄阳分别相差5846元和5799元,说明本地消费市场发展还不充分。

(二)网络零售发展偏慢,消费分流现象明显

2020年疫情期间,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展现出强大生命力,高歌猛进、发展迅速,但是衡阳网络零售发展总体偏慢。2020年,全市有94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涉足互联网商品零售、网络订房和订餐,仅占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10.0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 2.85%。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衡阳网络零售额66.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9%,居全省第5位,居前4位的分别是长沙(57.4%)、株洲(7.8%)、湘潭(5.2%)、岳阳(4.4%),而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3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9.8%。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让百货店、大商场等传统消费业态面临着消费分流的困境,加之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盈利减少甚至亏损,传统商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对消费拉动力偏低

城镇化具有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积极效应。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将增加2.0083%。根据湖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衡阳的城镇化率54.27%,低于全国(63.89%)9.6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8.76%)4.4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全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为82.60%、71.26%、64.37%,紧随其后的岳阳、郴州、常德分别为60.66%、58.18%、56.22%。衡阳城镇化率在区域重点城市中居第5位、仅高于阜阳(41.97%),排在前列的依次为大同72.69%、洛阳64.98%、襄阳61.66%、赣州55.31%。这说明衡阳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对消费总量扩大和消费结构变化作用有限。

三、推动衡阳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下一阶段,建议以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统揽,以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通过提质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激活消费品市场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消费品市场向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形成"衡阳消费"名片

一是实施打造区域性消费集聚区,吸引一批知名品牌在衡阳建立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争创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加快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建设步伐,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的高地。二是根据区位交通、人口分布、消费水平、产业基础等综合因素,构建业态类型丰富、层次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多样、经营管理独特的商业网络体系,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升级。完善对外开放的通道、枢纽、平台,加强重点商业区交通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绿化景观设施、地下商业空间建设,营造宜购便利消费空间。三是加快新兴业态发展,加强数字经济基础,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数字经济支撑,加强新零售发展的顶层设计,引领零售企业实施错位发展,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二)增加品质商品供给,培育多层级消费

一是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形成新供给,实现基本消费向品质消费的跨越,为消费品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二是推动传统消费品升级。推动绿色、环保、智能消费,为传统商品增添"新元素"。以"吃穿用住行"等传统实物消费提档升级为目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活动。实施"老字号提升"工程,支持本土企业和产品申请注册品牌商标,擦亮衡阳老字号"金字招牌"。三是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充分挖掘"夜经济"消费潜力,着力打造一批"夜品雁城美食、夜逛雁城商圈、夜览雁城美食、夜赏湖湘文化"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实施"电子商务强主体"工程,支持本地传统企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消费场景等环节,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拉动城乡消费联动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人口向城镇转移工作,在未来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提升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合理规划和有序推进县、乡两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总体上提升县城、乡镇街道对人口和人才的吸纳能力,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二是积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枢纽物流、加工制造、商贸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城乡消费便利性。加快构建辐射湘南、湘西南和粤北地区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建设大型综合农产品集基地。筹备建设一批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实现衡阳区域性农产品交易、流通和集散枢纽能。三是发展"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将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健全城乡配送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激活商贸大流通。

(供稿:贸经科李芝)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