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缺资源,农民有土地、有山林、有宅基地、有住房。如何激活这些长期“沉睡”的资产,让其成为有效抵押物,破解农户、专业合作社以及涉农企业的融资难题?衡阳市在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中,以耒阳为试点,创建“四中心两公司一协会”平台,在中南地区率先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建立农村“六权”抵押贷款和风险补偿机制,从而实现让农户“能贷款”,让涉农银行“敢放款”。 目前,耒阳市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正呈星火燎原之势,农权抵押贷款成为常态。耒阳已经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形成油茶种植10万亩以上的乡镇3个,烤烟种植上万亩的乡镇1个,蔬菜种植5000亩以上的行政村40多个;年出笼家禽1000万羽以上的乡镇1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小区8个,发展存栏生猪300头、存栏能繁母猪3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72户。通过对农业资产确权颁证,20余万农民受益,共办理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3.68亿元。其中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办理贷款25笔、金额1900万元;通过林权抵押贷款308笔、金额2.2亿元;通过房产抵押贷款73笔、金额1.07亿元;农机局批量贷款13笔、金额1210万元。
2015年,衡阳市将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广“四中心两公司一协会”金融服务“三农”平台模式,有效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