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不忘初心 追云逐雨彰显情怀
发布时间:2020-07-27 15:30      来源:常宁市气象局     浏览量:
字体:

入汛以来,常宁市市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显著偏少,尤其是5-7月异常偏少约6成。7月后,常宁长期处于副高控制之下,多晴热高温天气,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5.4℃,7月15日最高气温高达39℃,而累积降水量才19.1mm,导致大部分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常宁最大的洋泉水库蓄水量已不足50%,自来水厂的供水量只能维持半个月。由于长时间缺少有效降水,加之农业生产等原因,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如仍无有效降水,那么,作物无水灌溉,人畜饮水困难,经济损失不可估算。7月15日,常宁市政府召开专题抗旱会议,要求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

7月19日深夜一点多,气象小分队刚刚结束人工增雨灭火作业,又马不停蹄赶到洋泉水库,抢抓有利时机,开展抗旱作业。夜深人静的水库上空,只看到气象人忙碌的身影。上炮弹、申请空域、开炮,一系列操作下来,隆隆的炮声响彻云霄,哗哗的雨水淋湿了常宁大地。通过一次次的人工增雨作业,到7月20日的上午8时,常宁市防汛抗旱工作微信群捷报频传。全市21个乡镇普降暴雨,处于作业点的板桥镇降雨量达134毫米,洋泉水库增加蓄水量300多万方,直接经济效益450万元以上,至少能多提供7-10天的灌溉用水。正处于用水高峰期的中稻、再生稻得到抢救。在持续干旱24天以后,常宁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终于普降甘霖。气象抗旱小分队在这时候才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呼风唤雨,惠泽天下”,这是气象人的豪言壮语;“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坚守”,这是气象人的责任担当。既然选择了气象,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眼观雨季变化,耳听雷鸣轰声,身验寒暑交替,观云测雨,用责任与担当彰显为民情怀,守护一方平安,撑好群众“保护伞”。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