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衡阳市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商会,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衡阳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少丽在会上表示,气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抓实抓细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重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建立以预警信息为先导的联动响应机制,高度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递进式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防范各项工作。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天气气候形势严峻,旱涝并存,同时受登陆台风影响程度重于常年,导致降雨时空分布将极为不均,强降雨事件呈多发态势,旱涝急转可能性大,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高,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上述情况,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早于3月20日全面进入防汛工作状态,实行24小时行政业务双岗值班,确保扎实有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积极发挥天气雷达在预警服务中的作用,提供递进式精准预警服务,重点提醒县、乡、村等一线防汛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在强降雨来临前立即启动巡查防守;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基于网络预报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潜势预报,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深化部门合作,主动对接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联合发布预报预警,推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的应用,力争预警信息发得出、传得快、收得到、用得好。
据悉,衡阳市气象局历来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联防联治,不断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紧密协作,建立了联合会商机制,实现了多部门与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互联互通,共同加强监测预警。下阶段全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沟通协作,及时针对极端天气开展会商研判,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预警应急演练和培训,推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部门间协作联动机制更加完善,促进预报预警服务效益不断延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