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毫米、100毫米、195毫米……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红色警报……从5日0时1分到7时57分,一条条预警信号不断升级传到衡山各级党政领导、气象信息员和村干部手机上,一场预警信息与大暴雨的速度之争紧锣密鼓地展开。
“下面报送一个重要通知: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我乡6月4-5日将出现暴雨天气,请各村社区注意,按照防汛工作要求加强值班、巡查、防守……特别是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老旧房屋、学校等重点部位和场所开展拉网式巡查……”3日下午4点,衡山县永和乡龙堰村“村村响”喇叭准时响起,播报了一则最新防汛应急消息。这种类型的消息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分别播报一次,全村民都能收听到。
“全乡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注意哒,今日全乡落垮雨(形容雨很大),雨量已经达到大暴雨级别,田啊路啊都浸格哒,危险路段较多,请大家尽量不要出克,请大家尽量不要出克,一定要注意安全!”5日早上7时30分,龙堰村的“村村响”喇叭再次响起,传出衡山方言播报的防汛预警信息。5日凌晨,在收到衡山县气象局发送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等服务材料后,县融媒体中心立即要求各乡村广播站采用“村村响”大喇叭紧急插播一条预警信息,每天循环播放,确保第一时间把防洪抗汛的预警信息输送到百姓家中和田间地头。
“这次大暴雨过程,每天对村里的塘、低洼点、地质灾害易发点反复播报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向村民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灾害防范措施,为全乡人民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防灾避灾提供安全指南。”永和乡村村响广播站站长赵自冬说。
据了解,像龙堰村一样的“村村响”广播在衡山县12个乡镇共安装有2006个,并设有村级广播室153个,各广播室结合当地实际,用方言播报防汛预警信息,或者在普通话播报的基础上,用方言对数据和相关专业表述加以解释,有效帮助村民直观理解气象预警信息里的专业表述,在汛期中充分发挥应急“消息树”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