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耒阳,黄澄澄的稻田、红艳艳的玫瑰园、绿油油的油茶果,给寻求周末游好去处的游客带来“五彩缤纷”的视觉体验。
这里曾经以煤炭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在国家减税降费的红利下,一个个新兴产业悄然兴起,大家怀揣着梦想加油干,让以前日渐变差的生活重新燃起来。
▲金黄的稻田里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耒阳绿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展农业处处开绿灯,是最大的福利”
位于新市镇的耒阳绿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老板曹利古是个吃苦耐劳的汉子。如果要找他,他十有八九是在田间劳作。
早年,曹利古是耒阳龙源煤矿的老板,鼎盛时期曾连续四五年纳税2000万元。后来,煤炭经济不景气了,他关停了经营20年的煤场,拿着原始积累投入农业,一举流转6000亩田地种植水稻,成为全国种粮大户。
5年时间过去,自称原来不懂行、现在终于找到感觉了的他已启动循环产业链模式。他按照田地的好坏分种单、双季稻,采用无人机喷药,机械化收割。他同时养了200多头牛,种植黑麦草和青储玉米,配上秸秆供牛食用。他改造了牛舍,牛粪可引入稻田做肥料,有效实现了种植和养殖间的废物循环和利用。
“农业企业属于免税范围,我现在种稻谷、养牛,税收为零,没什么负担。”曹利古感慨道,以前从事煤矿经营到处是红灯,现在发展农业,不管是镇政府还是其他部门都是开绿灯,这就是最大的福利,也是发展和壮大农业的底气。
▲玫瑰园吸引游客在花间拍照
耒阳市中科园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行业辅导员上门服务,今后发展更有信心”
匡校群是从房地产行业投身农业。2016年,他和陈鹏飞合伙成立了耒阳市中科园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1100亩土地主要种植食用玫瑰。去年,公司进入丰产,平均亩产达600公斤,鲜花卖得相当好。该企业已在广东一家公司对玫瑰花加工提炼制成玫瑰精油,1斤花可产5支玫瑰露,收益达600元。
“往长远看,公司争取早日实现本地产品本地消化,为耒阳市提供税源。”匡校群说,公司成立后,管理人员一味紧盯生产,对税收相关政策一点也不熟,多亏了耒阳市税务局多次委派行业辅导员上门服务,细到在财务报表上指导进行规范,以便今后创税了能规避相应风险。
陈鹏飞补充说,当他了解到初级农产品免税政策,增值税税率下调,如果做深加工对降低成本有重大作用,他更有发展信心了。他规划着,往后,如果走深加工这条路,就在附近高速路口种一片玫瑰,让人们在新市下高速就能看到,届时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链。
▲油茶产业兴起,给周边百姓增加了收入(资料图)
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个季度少缴5万元税,壮大后能省下不少成本”
在北京世园会接近尾声时,“神农国油”的热度依然不减。今年7月,湖南园开幕后,湖南神农国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展出的产品获得不少中外游客青睐。
这是一家专业做油茶产业的企业,原来也是煤老板开疆辟土,后来被耒阳城建投股权置换成为国油控股企业。它规划了30万亩油茶产业种植基地,目前已流转流转12.6万亩,种植8万亩,主要分布在耒阳14个乡镇,还有常宁占3000多亩地。自2017年投产,目前已有1万多亩进入丰产期,主要销往北京、深圳、长沙等地,今年已收入400万元。
该公司财务人员段又之对税收政策相当熟悉,她告诉记者,农林牧渔行业都是国家税收政策大力支持的,譬如其公司的茶果粗加工、生产均在免税范围。企业增值税又有新的减税政策,去年5月已从11%下降到10%,今年4月又从10%降到9%,赶上端午节销售旺季,一个季度减少5万元的税收。随着更多油茶将进入丰产,势必节省一笔很大的钱。此外,作为农业企业,该公司在前期亏损,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已连续两年减免18万元。
“不光是企业减负,因为免税农民种植积极性也高,我们现在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给民工开工资每年达三四百万。”该公司厂长李金钱表示,政府对油茶产业重视力度已空前,加工、销售都有途径,他们对油茶产业的未来信心十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