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阳市农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先进、节能、高效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加快了全市“机器换人”步伐。
一是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该局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推广应用符合“国Ⅲ”标准的动力装备和大型、高性能、联合作业机械,使购机补贴成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渠道,有效补齐了全市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短板环节机具,有效促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农机装备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1.6万台,与大中拖配套的旋耕机0.52万台,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0.53万台,联合收割机0.93万台,30吨及以上各类大型的粮食烘干机械309台。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制作新机具新技术的动画、短视频在网络、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发布,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视频宣传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该市组织开展了以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主题的“补短板、推全程”系列活动,先后召开“三一”技术育秧、水稻机插秧、高效植保机械化、油菜免耕直播和机械化烘干等系列现场观摩会,重点展示演示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个环节的新技术新装备,全市各地共举办相关活动超过50场次。
三是充分发挥协会的带头作用。依托农机服务行业协会,形成了自我宣传、自我推广务、自我管理好局面。衡阳县农业机械服务协会成立以来,该县50多家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和农机大户共120参与协会,协会运用短信、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手段发布信息,实现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农机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者,让每位合作社成员都成为推广员。
四是加强新技术培训。该局定期开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联合农机企业、高等院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技术培训体系,培养一批合作社农机推广领军人物。今年全市共开展了农机技术培训60多期,培训4500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