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衡阳市委办公室、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脱贫攻坚考核结果的通报》中,市农业农村局被评为“优秀市直行业部门”,刘诗真、张永亮、彭素云、何晔四位同志年度考核评为优秀并给予“嘉奖”。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着力“三行动三帮扶三制度”全面提高产业扶贫水平,全市整合资金4.07亿元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项目2243个,其中委托帮扶项目2167,直接帮扶项目76个,帮扶贫困户103364户,帮扶贫困人口312388人。
一是以“三大行动”为主线,提升工作水平。开展“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全市共清查产业扶贫问题468个。下发《衡阳市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明确全年产业扶贫工作的考核目标和任务,把脱贫攻坚考核责任直接压实到乡镇。全面提升产业扶贫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全年共组织县、乡系统操作员培训达40余次,培训贫困人口114749人次。严格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精选扶贫项目、精准帮扶对象、加强项目管理,全年争取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730万元。二是以“三大帮扶”为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直接帮扶,要求所辖县市区在2018年“织好布”的基础上狠下“绣花功夫”,将相关政策和资金向直接帮扶模式重点倾斜。突出产业链帮扶,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持续开展“千企帮村、万社联户”对接活动,夯实利益联结机制。突出消费扶贫,积极开展供需情况摸底调查,对全市主要农产品和产业扶贫产品进行摸底排查,按照销售时间节点提前做好预警并采取积极行动,组织产销对接。三是以“三大制度”为核心,提升工作精准度。完成产业指导员设置(选聘)工作,全市共设置产业指导员6698人。按照“一户一册”“一户一策”要求,建立产业扶贫明白卡,共发放填报产业扶贫明白卡20余万份。依托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共录入贫困户信息104220户、产业指导员信息6698人,产业扶贫项目信息851个,扶贫经济组织信息504个。(发展规划科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