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强力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一号工程”,松木经开区围绕“以工业带动物流,以物流业促进经开区跨越发展”的思路,坚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同时,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服务”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比亚迪车灯厂,4万平方米厂房宽敞明亮,机器与人工作业有序进行。在比亚迪“芯智造”车灯生产线,配备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设备和工艺技术,注塑车间采用行业领先品牌,面罩类注塑成型周期缩短50%左右。
比亚迪车灯厂注塑车间主任张正:“我们这个三色注塑机,目前湖南省只有两家,衡阳只有一家。传统行业的话,这三个颜色需要三个单色机来分别进行不同的包胶成型,现在三色注塑机引进来后,我们一次性就可以成型了。”
为实现无人化车间和确保产品品质,整个注塑车间采用管道集中供料系统,机械手集中分检。注塑设备均采用行业领先品牌,面罩类注塑成型周期由原来120秒缩短至70秒以内。
比亚迪车灯厂装配车间主任宋敏:“后期,我们将会引进皮带传送带,机边的人员就会取消,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自动化水平。”
在雁城物流园,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通过“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模式,企业先后投资1200万元打造了物流公共信息化共享平台、无车承运平台,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车辆需求,基本实现了运输车辆的“双边运输”,运输效率得以明显提升。同时,企业积极对接交通运管部门,获得了在线查询车辆及司机违章违法记录的权限,在源头上严格把控安全生产。
衡阳市雁城物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宜轩:“我们打造智慧物流主要为了实现货主、司机的降本增效。让货主可以看到他的货有没有装车,装成什么样子,包括货物的行驶轨迹,从哪个地方上的高速,从哪个地方下的高速。这些,在我们的平台上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此外,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家物流大数据中心对接同步匹配优势,通过降低货车空载率,实现降低货车运输成本,帮助货主企业减少成本,最终实现“货主企业-找货司机-平台企业”三方共赢。
货运司机张宏凌:“比如说从衡阳拉货到广州去,去广州的途中,我就把下一单货的相关信息定好了。对于我们货运司机来说,这样降低了我们等待成本。对于我们来说,这是非常便利的,间接提升了我们的经济收益。”
(来源:衡阳广电网;作者:赵望;编辑:廖媛;再审:罗彦;三审:黎和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